5月4日,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農村報扶貧小分隊又一次來到明水縣樹人鄉對面城村王家溝屯,把非轉基因高蛋白大豆種子和超敏蛋白複合酶産品送到這個指定的幫扶屯,倡導踐行品質興農的理念,把“扶貧種子種下去有機産品收上來”活動向前推進。
王家溝屯現有常駐農戶近30戶,有土地近700畝,長期以來一直都以大田種植為主,主要農作物就是玉米、大豆,農民的日子過得不寬裕。這麼多年一直沒有找出好的致富門路。農村報作為定點包扶單位多次深入走訪,在全屯發放回收了《農村報扶貧屯村民調查表》,認真研究農戶家的具體情況,明確要在未來的3年中,既有幫助大家的共性方案,又有針對農戶的個性問題的解決辦法。
3月20日,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農村報社長、農村報黨支部書記吳婧帶領支部兩位黨員代表和超敏蛋白複合酶産品技術的指導講師把“扶貧種子種下去、有機産品收上來”精準扶貧操作方案送到農戶的炕頭。在屯裏現場徵集農村報試驗田,在哈爾濱華南城協調種子、採用哈爾濱森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超敏蛋白複合酶技術種植,通過農村報電商平臺做銷售,給大家做出試驗示範。
5月4日,在上次報名做試驗田的村民李玉奎、于紅華夫婦家的地裏,扶貧小分隊與于紅華一起種下了非轉基因的高蛋白大豆種子,記者拿起一瓶種植用的超敏蛋白複合酶,告訴她,根據她家這塊地沒有重茬迎茬的情況,以1:300複合酶與水的稀釋液進行葉面噴施,可減用95%的農藥,減施50%的肥料,還能實現大豆增産和零農藥殘留。記者還詳細地跟村民交流了農村報首發的超敏蛋白複合酶技術,是國際領先的高科技生物技術,國家項目庫項目。能實現無抗生素養殖和農村旱廁無害化除臭驅蠅。當於紅華拿到農村旱廁專用的降解複合酶,知道這200克的一袋降解複合酶,可以用於10~20平方米旱廁的無害化處理長達5個月時,高興地合不攏嘴,站在自家1平方米多的旱廁前,禁不住反復問記者,真的不用掏糞便,真的不會有蒼蠅和蛆蟲,當記者告訴她這是超敏蛋白複合酶用生物波和生物場來實現趨避時,她似懂非懂地不住點頭。
農村報將提供産品使對面城村王家溝屯的旱廁都用上專用降解的超敏蛋白複合酶。(記者 谷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