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招商銀行全方位佈局金融科技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6-05 10:48:33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招商銀行的定位為“金融科技銀行”,“金融科技銀行”是“輕型銀行”的深化,招行在轉型上半場基本解決了“輕資産”和“輕資本”問題,但“輕管理”和“輕運營”還得在下半場依靠科技去解決。

  招行發展金融科技並非從技術本身出發,而是從金融科技的思維和文化先行入手。“關鍵不是我們擁有什麼科技,而是我們怎麼去運用科技,怎麼運用金融科技的思維和精神。”對於金融科技,招行董事會明確提出“容忍失敗,獎勵成功。”“容錯”文化對於經營風險,踐行審慎文化的銀行來説,可以説是顛覆式的。也就是説,招行為激勵創新,不僅打法在變革,理念及體制機制也都在轉變。

  招行做到了“要錢給錢”:已成立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規模為上年營業收入的1%,而且不用看短期的投入産出比。“要平臺給平臺”:建立金融科技創新孵化平臺,為金融科技創新項目提供全面孵化支持。據了解,截至2018年3月底,招行全行申報金融科技創新項目達386個,已完成立項評審進入沙盒驗證評估階段項目共174個,項目從提出創意,到落地上線,平均週期僅128天。“要氛圍給氛圍”:近期招行正舉行“燃夢計劃之小團隊創新大賽”,員工可以跨地區跨部門跨條線自由組合參賽,突出重圍者將獲金融科技創新基金支持。據悉有超過700個團隊報名參加,現已進入決賽階段。招行發展金融科技已不是單純戰略導向的自上而下,而是已形成全員創業創新的氛圍。

  招行希望“以科技敏捷帶動業務敏捷”,除創新機制建設外,還著力在基礎設施、IT與業務融合、人才結構轉型等三個方面全面對標金融科技企業。

  在基礎設施方面,著力提升IT基礎能力,在移動技術、雲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網絡安全、區塊鏈等領域加大投入,推動招行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向互聯網轉型。2017年,招行新建了分佈式交易平臺,提升互聯網賬戶以及交易的併發規模,目前總體核心賬務平臺峰值處理能力已達到3.2萬筆/秒,可以應對“雙十一”支付高峰;初步構建了混合雲架構,採用輕量級微服務框架,24%的本行應用已經遷移到雲計算架構,數據湖容量達到3.6PB,構建了通用機器學習的演算法庫,消息處理峰值達到141萬筆/秒,具備了秒級響應行銷和風控的智慧化支持能力。

  招商銀行首席信息官陳昆德指出:“數據是銀行的一個重要優勢,銀行內部數據的真實性和精準度是互聯網企業難以比擬的,招行融合行內外數據建成‘數據湖’,實現系統層面的數據互聯互通,將助推金融服務實現‘千人千面’。”

  在業務與IT融合方面,建立“IT雙模研發”體系,引入項目制形成全新形態的科技與業務的融合機制,不斷深化科技與業務的融合,提升業務敏捷能力,不斷提升組織對於客戶需求的響應速度和服務的持續迭代改進能力。另外,招行也從外部引進金融科技資源,通過與科技企業、高校建立聯合實驗室,或通過金融科技創新基金引進外部資源,提升銀行金融科技能力。

  在人才結構轉型方面,招行將更加積極主動走出去搶佔人才制高點。建立自己的金融科技人才內生培養體系,重點引進銀行無法內生的、短期內無法培養的高端、稀缺或跨界人才。

  陳昆德表示,未來三年,招行不僅要切實提升科技能力,還要從理念、方法、基礎架構、業務模式、組織機制等方面整體“轉身”,真正實現科技敏捷和業務敏捷。通過“網絡化、數據化、智慧化”三步走,提升招行金融科技能力,並以金融科技的理念和方法去推動經營模式的轉型。(文 張皓添 編輯 劉才星)

  

編輯: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