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18日發佈新版《國際疾病分類》,“遊戲障礙”,即通常所説的遊戲成癮,被列為疾病。
《國際疾病分類》是確定全球衛生趨勢和統計數據的基礎,其中含有約5.5萬個與損傷、疾病以及死因有關的獨特代碼,使衛生專業人員能夠通過一種通用語言來交換世界各地的衛生信息。
新制定的《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首次將傳統醫學納入其分類系統。有關性健康的新章節則匯集了之前以其他方式分類的疾病,比如曾被列為精神疾病的“性別不一致”,即自我認知或者表達的性別與生理性別不一致。
新版《國際疾病分類》將遊戲障礙列為一種成癮性疾病,這意味著遊戲成癮將屬於一種精神疾病。相關症狀包括無節制沉溺于單機或網絡遊戲;因過度遊戲而忽略其他興趣愛好和日常活動;明知會産生負面後果卻仍沉溺于遊戲等。
世衛組織表示,確診“遊戲障礙”疾病往往需要相關症狀持續至少12個月,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也可縮短。研究表明,玩遊戲的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受遊戲障礙影響。但世衛組織提醒,遊戲玩家應警惕耗費在遊戲上的時間,不要讓遊戲影響到其他日常活動,並警惕玩遊戲在身心健康和社交方面引發的所有變化。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説:“《國際疾病分類》使我們能夠深入了解人們生病和死亡的緣由,併為避免遭受痛苦和拯救生命而採取行動。”
新版《國際疾病分類》經過10多年的修訂,和以往版本相比有了重大改進,如第一次完全採用電子方式發佈,文件格式也更便於用戶使用。新版本將由明年5月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最終批准,並將於2022年1月1日生效。(記者 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