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後女孩創業種藥材 大慶中草藥擺上廣東人餐桌
東北網  2018-07-19 15:08:57

  一年前,大慶日報曾報道“90後”女孩候柏新種草藥的故事,見證一名大學生如何蛻變為青年創業者。如今,她不僅將“做大慶人自己的藥材”的願望實現了,她的草藥園還成為第一個與廣東省惠州市藥商合作的“林下藥材種植園”。

  好生態被南方藥商看中,大慶防風將入味惠州人養生湯

  候柏新告訴記者,堅持“生態路線”帶來了新驚喜——她種的大慶“道地藥材”得到來自廣東省藥商的認可,很快將實現“北藥南用”。這意味著,地裏藥材將通過深加工以養生酒、藥材煲湯的形式擺上3000多公里外的餐桌。

  “品種全、藥性好、生態性好,藥商想找的,就是種植純種的北方‘道地藥材’的地方。”候柏新説,今年5月,經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介紹、溝通,廣東省惠州市眾康養生有限公司找到了她,並在6月10日派代表來大慶進行實地考察。

  為什麼“牽手”惠州藥商?候柏新説,自己不僅種草藥,還關注時政,這次合作也是新發展驅動的結果。隨著2017年12月《大慶市與惠州市對口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大慶市與惠州市成功結成了對口合作城市。

  “廣東人常用藥材煲湯,用‘道地藥材’等於品質有了保證。惠州藥商重點關注了大慶最典型‘道地藥材’,比如,祛風除濕功效的防風、美容護膚的玉竹等。”候柏新説。

  聯合高校設教研實踐基地,她把新疆“地參果”種進試驗田

  除了與藥商合作,候柏新還為高校提供中藥資源和教研實踐場所。與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建立黑龍江西部草原野生林下資源種植資源庫、基因庫;與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對接,建立“林下中草藥教學科研實習基地”。

  採訪當天,八一農大的老師帶領4位動科院草業科學系學生將引自新疆的“地參果”種子播進試驗田。八一農大曲善民教授告訴記者,“地參果”屬鹼性果蔬,目前不僅在大慶是空白,其他省市也鮮有種植,最近在上海展出後首先在這裡播種了5畝。

  為天然避蟲害,老師指導學生用驅蟲作物紫蘇將“地參果”種子間隔開。“以前總來地裏學辨藥材、搞調查、做樣方,種試驗田還是第一次。”現場學生説。

  “東北人多愛吃肉,體質偏酸,風濕、痛風常見,‘地參果’鹼性強,提高免疫力,特別適合本地人食用,糖尿病人也能吃。”候柏新説,“以前在八一農大讀研時,老師帶我打開中草藥世界大門,現在能為學弟學妹們提供學習基地,我非常高興。”

  集觀光養生、科普學習、中醫藥文化體驗為一體,她的目標是做“生態後花園”

  目前,通過專業測評,候柏新的種植園整體植物群落覆蓋率達85%以上,藥食賞類藥材30余種,物種豐富程度為我市五區四縣罕見。

  在市林業局幫助下,候柏新已確定了逐步打造“大慶市林下生態藥用百草園”的新目標,做集觀光養生、科普學習、中醫藥文化體驗為一體的生態園區。她告訴記者,目前最期待的就是即將與東北林業大學的合作,她正在為實現“生態藥用百草園”的目標做準備。

  從參加全市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到如今能夠護得一方生態,候柏新堅持著夢想:“很感激市裏相關政策的支持,越來越期待大慶人能有自己的‘生態後花園’了。”

編輯: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