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沙棘果鋪就致富路
佳木斯日報  2018-08-17 17:20:00

  走進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駝腰子鎮上華村山中,映入眼簾的是一行行整齊的沙棘樹,它們像哨兵一樣守護著這裡的村民。

  正值夏末秋初,上華村逐漸成熟的沙棘果悄然挂滿枝頭,紅色、橙色的果實猶如串串珍珠瑪瑙色彩艷麗,惹人喜愛。

  “我就覺得沙棘果是個好東西,這是我親身體驗過的,現在到咱們村買沙棘果的不少,買沙棘樹苗的就更多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離著老遠就聽到了上華村村民趙永利爽朗的笑聲。

  此時,正是沙棘果向成熟期轉變的過程。金黃色的沙棘果在綠葉的映襯下分外耀眼。趙永利2009年開始種植沙棘,現在果樹已經進入盛果期。看著密密麻麻的果實,忙碌地穿梭其間,他的臉上挂著滿足的笑容。

  “大家看我手裏的果實,別看它模樣一般,卻富含天然維生素,被人們譽為維生素寶庫。”他告訴記者,就是這小小的沙棘果,讓他獲得了大效益。

  駝腰子鎮依託山區優勢,積極引導農民發展特色經濟,沙棘果、中草藥等高效益種植作物已在山上開花結果,實現了農民增收與生態建設的雙贏。由於營養成分高,沙棘被廣泛用於保健品的原料,市場上需求量很大。為搶佔先機,樺南縣農業局舉辦多期沙棘種植培訓班,引導農戶調整産業結構,發展這項特色經濟作物。

  趙永利就是參加了培訓班之後萌生了種植沙棘的想法,當年他把自家45畝種植玉米的坡崗地全部栽上了沙棘樹,同村的人都説他這步子邁得有點大,親屬們也提出了反對意見,但他還是堅持走了自己的路。

  趙永利説:“我以前沒看見過沙棘果啥樣,也沒看見樹啥樣,我就是看看相關資料或聽別人的介紹,我認為這個東西百分之百可以,所以就大膽地幹了。當時,我的地承包費人家早就交給我了,我把承包費退給了人家,栽上樹了。大夥沒有一個不笑話我的,沒有一個人説這個東西行,都等著看笑話。”到了第五年,沙棘樹進入盛果期了,他收穫了13萬元,大夥服了。

  “那時候,村裏人都不相信趙永利能成功,好好的耕地不種糧食,非要種沙棘,沒想到他堅持下來了,收益也不錯,大傢夥開始羨慕起來,而且政府還有補貼。不但政策好,還有大效益,所以我去年也買了樹苗栽上了,我要好好管理,提高畝産量,希望能跟趙大哥一樣,有個好的收益。”村民郭長青説。

  趙永利不但擴大了種植面積,還在鎮政府的幫助下建立了示範基地,帶動農戶們參與進來。由於沙棘果在市場屬於緊俏商品,購銷商經常是主動上門收購,每斤達到3元左右,盛果期畝效益在八千到一萬元左右。今年在原有的2400畝基礎上擴增了300畝沙棘種植面積,不僅僅是賣沙棘果,還帶動大家種植沙棘樹苗,多種方式帶著大家致富。

  “沙棘果的銷路越來越好,企業都爭著來我們這兒收購,有了沙棘果栽種基地,種植面積逐漸擴大,不只是沙棘果賣得好,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上村裏收購沙棘樹苗,達到供不應求的狀態,一棵苗賣兩元,兩千多畝的土地就能有幾百萬的收益。沙棘耐寒耐旱耐高溫,有塊地就能種,貧困戶們也開始通過政府補貼種植沙棘,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只需日常維護即可,就能獲得很大的實惠。寒冬的時候沙棘果成熟,種植大戶會雇用村裏人進行採摘,能為農閒時的村民帶來收益,沙棘果現在就是村子裏的致富果,大夥何樂而不為呢。”駝腰子鎮副鎮長李宗龍説。

  “跟著趙叔幹,我賺到了錢,把之前做買賣經營不善欠的外債都還上了。我家種了40多萬顆沙棘樹苗,等到時候賣樹苗就能達到上百萬的收入,日子真是越過越紅火。”36歲的趙令山開心地説道。

  茂盛的枝葉,紅橙的果實,漫山遍野鬱鬱蔥蔥。在每位村民笑盈盈的臉上,看到了他們幾個月後豐收的喜悅。(記者 譚琦 潘蕾)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