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風情街展現特色村寨高顏值家家建誠信檔案分低上黑榜
8月8日,在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胡吉吐莫鎮東吐莫村的上空,飄蕩著62歲老人王清的蒙古族四胡牧歌,純凈遼闊的天籟之音滿載著蒙古族人民的美好祝願。四胡表演,筷子舞表演,安代舞欣賞,住蒙古包……在新農村建設中,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借助地域特色,通過傳承民族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蒙古族風情一條街,展現出特色村寨的高顏值。
正宗蒙古族餐飲文化搬上游客餐桌
“真香啊,原滋原味……”來自四川的劉文保從特色烤爐中拿出新鮮出爐的烤串,一家8口大快朵頤。東吐莫村依託阿木塔民族風情島和銀沙灣景區,在旅遊路沿線新增了蒙古族風情農家院、農家旅館17家,增加了60多張床位,原始的農家火坑變成了雙人標準間,室外公廁改建成了室內衛生間;將正宗蒙古族餐飲文化搬上餐桌,烤全羊、馬奶酒、奶片等深受遊客喜愛,農家院所用食材均就地取材,百姓養殖的本地雞、鴨、鵝、羊、豬、大棚蔬菜直接供應。通過農村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發展,拉動當地種養殖業發展,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160余人,一戶平均一年能增收1萬元。此外,逐步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力度,依託蒙古族四胡音樂傳承人王清老人,組建民族文化隊伍4支,並定期進村寨、進農家院,為遊客表演。
戶戶通天然氣蒙古包串聯成風情街
走進東吐莫村,210米的文化墻描繪著當地的風土人情,扇形的棚頂一眼望去別具一格,乾淨的道路將兩旁的蒙古包串聯成一條特色風情街。據了解,政府投入1500多萬元,逐步改建了7條街道。將街道所在的農戶房屋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房頂繪製蒙古族元素圖案,新建蒙古包7個。戶戶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家家都通上了天然氣。
既然要打造風情街,村裏的環境必須要“達標”,為此,該村將範圍內的家禽集中飼養,村裏還給配置了消防灑水車和自走式道路清掃車,每日進行垃圾清理,當天運走。廣泛開展“身邊好人”“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通過示範帶動,引導農牧民移風易俗,提升文明意識。
家家建誠信檔案不達標不享受優惠政策
律動的腳步,火紅的秧歌,在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一心鄉民主村的廣場上,正上演著一場文化表演。“總有扭大秧歌的,還有跳舞的,我們有想跟著跳的,也能加入。”27歲的呂俠是從別的村嫁過來的,“別人都羨慕呢,因為這個村不僅文化生活豐富,鄰裡關係也和諧。”呂俠告訴記者,家家都有一個“檔案”,一旦有啥不文明行為,是要扣分的,要在村裏貼出去,很丟人的。
2009年7月份,村裏為207戶上千人建立了“誠信檔案”,考核項目有12大項40多個小項,不孝順父母扣分,亂扔垃圾扣分,鄰裡不和諧扣分……對誠信不達標的農戶,將不享受草原、土地等資源發包優惠政策,並且月月公示,讓分數低的人員上“黑榜”。同時,對於孝順父母、熱心腸的家庭可持介紹信到鄉里辦理相關業務,享受鄉、村的優惠政策,併發獎品予以獎勵。(記者 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