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岔區大力營造健康向上的文明鄉風
近年來,南岔區委按照中央、黑龍江省市文明辦的工作部署,結合實際,多措並舉,通過弘揚文化新風,紮實推進鄉風文明健康發展。群眾文化豐富多彩。該區宣傳、司法、文化、科技等部門常態化開展“三下鄉”活動,為基層村屯送去最新的精神食糧。3個鄉鎮也經常組織民樂團、歌舞隊等文藝團體到各村巡迴演出。27個行政村充分利用文化廣場、活動室開展秧歌、健身操、書畫展和籃球賽等活動。年初以來,共舉辦文藝演出16場,公益送影下鄉5場、秧歌展演10場,極大地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全面展示了鄉村文化特色和農民群眾蓬勃向上、開拓奮進的精神風貌。
紅色文化廣泛傳播。該區有20個革命老區村,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浩良河鎮大吉星村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充分挖掘大吉星村在抗聯時期發展第一名本地黨員、成立第一個黨支部、召開第一次抗日黨政聯席會議等重要歷史事件,在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幫助下,投入53萬元修建了抗聯紀念碑、抗聯浮雕,修葺了抗聯烈士殉難井等基礎設施,建立了伊春市“紅地盤”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兩年來,分別在“七一”、“十一”、“五四”等節日組織全區農村黨員幹部開展“重走抗聯路”等活動,通過體驗式教育,激發了農村廣大黨員幹部不怕犧牲,艱苦奮鬥的革命鬥志。
鄉村少年宮作用凸顯。該區充分利用浩良河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這一平臺,著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後建立了圖書閱覽室、愛心超市和忠孝禮儀活動室,每年都舉辦以熱愛祖國、崇尚科學等為內容的道德講堂和以“為父母洗一次腳”、“網上祭英烈”等為內容的感恩教育,經常組織“經典誦讀”、“植綠護綠”和文明禮儀等活動,既發揮了鄉鎮、農村學生的個性特長,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開闊了學生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2017年,浩良河小學張澤維同學被評為全市十佳美德少年。(記者 賈春華 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