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勁放花千樹

2017-04-06 17:35:47|來源:伊春日報|編輯:呂岩|責編:董建雄

  “辦人民滿意教育”,不只是口號和承諾,而是真真切切的行動和踐諾。

  市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從人民群眾關切的重大熱點難點問題開始“破解”,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和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組組閃耀動人的教育工作數據,一件件落地開花的教育工程,彰顯著我市教育事業的勃勃生機。

  ——學前教育快速發展。五年來,全市新建、改建、擴建公辦園44所,比2011年增加38所,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34所。全市學前3年在園幼兒10191人,入園率由2011年的43%提高到85.62%,提前4年實現了省政府規劃的2020年工作目標。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學校佈局穩步調整,全市小學由2011年的107所調整到51所,初中由42所調整到34所,所有村小學集中在鄉(鎮)辦學,所有林場(所)學校全部撤並到區(局)址所在地;辦學條件全面改善,全市85所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達到省定標準化學校建設標準,標準化學校合格率由2011年的58%提高到100%,高於全省25個百分點;均衡發展快速推進,全力落實省政府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任務。全市17個縣(市)、區均已通過省政府驗收,成為全省第一個全部通過省檢的地市,11個縣(市)、區已通過國檢評估驗收。

  ——普通高中教育優質發展。教育資源有效整合,普通高中由19所調整到16所,年底前調整到12所。示範高中建設全面強化,全市省級示範高中由2所增加到4所,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全市省、市示範高中招生佔普通高中招生人數的97.7%,比2011年增加22個百分點;省示範高中佔比為61.2%,高於全省10個百分點。教育品質逐年提升,全市高考本科二表以上入段率由2011年的43.6%提高到61.8%,高於全省8個百分點,實現了連續11年的穩步增長。全市文科平均分全省第四,理科平均分全省第五。

  ——職業教育穩步發展。整合了職業教育資源,職業院校由2011年的16所調整到目前的7所。成立了伊春職業教育集團,推進了職業教育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強教學管理,全市累計招收、培養、輸送職業院校本科生2061人,就業率為85%;專科生2228人,就業率為82%;中職生15934人,就業率為88%。

  ——實訓實踐基地不斷加強。投資1.1億元,在市林校建成全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投資3500萬元,在職教中心建成全國示範性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填補了我市缺少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的空白,處於全省領先地位。

  回眸過去,教育發展足音鏗鏘;展望未來,教育振興闊步前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承諾要完成10件民生實事,其中教育工作就十之佔三,足以窺見市委、市政府在教育發展上的重視和決心。

  未來五年,我市將重點從“兩大改變”著手,從單純做實基礎教育向構建全域教育大格局轉變,從注重追求升學率向全面立德樹人的教育本真轉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提高教育品質,更好地擦亮“人民滿意教育”這塊招牌。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師德為先,師能為重,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健全和完善教師管理機制,造就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優化、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加強師德建設。加強教師思想政治、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師德考核評價制度,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務晉陞和評優獎勵的重要依據,違反師德行為實行“一票否決”。提高教師業務水準,建立和完善教師培訓體系,提高教師專業水準和教學能力。創新教師培訓的形式和內容,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理念、學識水準和實踐技能,造就一批教育教學骨幹和領軍人才。加強教師隊伍管理,嚴格教師資質,嚴格準入條件,實行新任教師公開招聘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加強學校崗位管理,創新教師聘用和考評方式,構建有效的激勵機制。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吸引優秀教師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

  加大教育投入,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確保按國家規定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達到4%,保證教育財政撥款增長明顯高於財政經常性增長,並使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確保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專項足額用於基礎教育和中職學校改善辦學條件。進一步健全政府資助政策體系。根據學前教育普及程度和發展情況,逐步對家庭經濟困難和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學前教育予以資助。落實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政策,改善中小學學生營養狀況。進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落實中等職業學校、普通本科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中小學校“三通兩平臺”建設,加快終端設施普及,縮小地域間數字化差距,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的數字化教育服務體系,實現人人可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境。推進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強化信息技術應用,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遠程教學、網絡化學習,滿足學生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開展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著力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力,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完善教育行政執法責任制,規範實施教育執法專項檢查,加大對各類教育違法辦學行為的查處,維護教育管理秩序。大力推進依法治校。完善學校章程和管理制度建設,加強民主管理,保障教師、學生合法權益。開展普法教育,提高師生法律素質和維權意識。完善督導制度和監督問責機制。大力推進國家《教育督導條例》及省實施辦法的貫徹落實,堅持“督政”與“督學”並重,監督與指導並重。深入開展對基礎教育的督導評估,根據教育事業發展需要適時開展專項督導工作,健全督導評估結果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和以督導評估結果為依據的獎懲制度。

  教育是民族的希望,是發展的基石。置身於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我市教育事業正沐浴著縷縷陽光,優雅綻放,散發芬芳。迎著時代奮進的曙光,在興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道路上,我市的教育工作者將繼續邁著鏗鏘步伐,以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氣魄,全力以赴朝著更高的目標奮力前進。(記者 李敬澤 郭盛起 劉少博 )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