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網絡媒體走進鶴城見證40年發展變化
黑龍江日報  2018-09-04 10:03:31

  日前,由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主辦,齊齊哈爾市委宣傳部和黑龍江東北網絡臺聯合承辦的大型新媒體採訪報道活動“砥礪四十年奮進看鶴城”——網絡媒體走進齊齊哈爾正式啟動。據介紹,該活動已連續舉辦3年,2017年網絡整體閱讀數和點擊量超過1.28億人次,對傳播鶴城好聲音、講述鶴城好故事、推介鶴城好資源、展示鶴城好形象發揮了重要的宣傳作用。此次採訪團由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光明網、環球網、東北網等近40家網絡媒體以及網紅、大V組成。通過深入採訪,充分展示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鶴城發生的翻天覆地、歷史性、根本性的變化和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積極成效。

  八月的鶴城,天藍水碧,生機盎然。採訪團深入各縣(市)區,走進車間、田野、村舍,開啟了一場黑土地上的收穫之旅。借助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東風,齊齊哈爾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後發優勢明顯。在網絡媒體人眼中,今日的鶴城是個什麼樣子,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老工業基地煥發新活力令人振奮

  首次來齊的中國日報網記者蔣安舟對這裡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説,來到齊齊哈爾之後,通過市容市貌能夠感受到這裡的安寧與和諧,市民安居樂業。在採訪中,著重了解本地産業發展情況,感受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地域性實踐。通過幾天來對一重、齊車、北滿特鋼等重工企業的採訪,深深感受到東北工業借助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東風,讓人振奮。隨著對企業的深入了解,深切感受到他們以國家利益為先,以祖國昌盛為榮的高尚品質。

  綠色之都資源優勢得天獨厚

  香港商報的杜洋表示,遼闊的黑龍江大地以寒冷著稱,齊齊哈爾位於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全市3500萬畝耕地中綠色有機食品基地面積就有1400萬畝以上,擁有的479個綠色(有機)食品標誌,20個國家生態原産地保護認證産品的成果值得驕傲。齊齊哈爾在生態農業、綠色食品生産、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做法值得推廣,經驗值得借鑒。綠色有機食品産業的良好發展,這不僅得益於當地黨委政府的長遠眼光,更是幾代鶴城人堅守綠色發展理念的結果,祝願齊齊哈爾的明天越來越美好。

  依託基礎和發展優勢走出振興新路

  “依安縣有著‘白鵝之鄉’和‘北國瓷都’的美譽,依託自身資源優勢,把握産業大勢,所取得的成果令人矚目。而通過幾天的採訪,深切地感受到這只是齊齊哈爾發展的一個縮影。”經濟視野網裴振萍表示,齊齊哈爾依託基礎優勢和發展優勢,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新型産業體系,做好“三篇大文章”,不斷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走出了一條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同時,主攻産業扶貧軟肋,提高産業扶貧覆蓋率和實效,注重補齊短板,強化“兩不愁、三保障”品質,堅持扶志、扶智相結合,讓許多貧困群眾走上了富裕之路。(王慶國 記者 姚建平)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