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作為一種資源,完全可以轉化為生産力、迸發出創造力、凝聚成競爭力。作為全市經濟農業大縣,近年來,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為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把“抓環境就是抓發展”作為戰略目標,不斷創優思想、政務、幹部等三個方面環境,著力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軟實力,築牢促進經濟發展的社會根基。
取得好成果,思想統一是前提。為此,肇源縣上下牢固樹立“人人是環境、改善環境人人有責”的思想意識,依託縣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等形式,先後開展20余次優化發展環境大討論活動,提出了“把審批變服務”、“身在肇源想肇源”等工作理念,各級幹部主動換位思考,從群眾和企業的角度體驗反思工作,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凝聚了工作合力。在縣級媒體公開了56個部門推出的各項便民利民措施、承諾事項、監督舉報電話,部門負責人在電視上公開承諾,在網絡問政平臺上親自答覆,通過網絡、熱線等媒介,廣泛徵集意見建議,在全縣形成了優化環境光榮、破壞環境可恥的思想意識。
簡政放權,優化政務環境。為全力打造發展環境優化“第一品牌”,肇源縣全面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程,先後開展8個批次清理行動,暫停、取消行政審批事項和行政權力372項,合併、變更172項,公開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39個。在企業服務上,創新審批方式,採取“聯合會辦、主動協辦、上門承辦、容缺預審”等方式,縮短審批時效和等待時間,加快企業建設進度。該縣還組建了行政服務中心、企業代辦中心,大力推行一站式辦公、一站式辦理,一個流程辦結,為企業順利入駐提供全方位服務。全面推行“互聯網+政務”,與市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構建信息共享機制。目前,全縣29家單位全部開始實施網上辦理業務。
嚴查嚴管,樹正幹部作風。創優發展環境,關鍵在人。因此解決了人的責任落實問題就徹底解決了環境創優的問題。在新一輪發展中,肇源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第一引擎”,作為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通過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凝聚內力外力形成“加速度”。同時,通過部門自查、企業座談、投訴反饋、徵求意見等形式,全面梳理影響和破壞發展環境的具體問題,抓住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關鍵崗位以及隱藏、變相破壞發展環境的問題,持續保持嚴查嚴處的態勢。(周慧生 記者 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