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了“技術邢”難題迎刃而解
佳木斯日報  2018-09-10 13:20:34

有了“技術邢”難題迎刃而解

  火車站南站房的新建工程與北站房的既有房屋改造工程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兩座站房在施工過程遇到了很多技術難題,幸好有位“技術邢”,他帶領著技術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為佳木斯市火車站南、北站房的施工與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個人就是邢琦。

  邢琦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雖然只有37歲,卻已是中鐵二十三局承建的“新建哈爾濱至佳木斯鐵路房建及相關工程項目”副總工程師,在南、北站房的施工與建設過程中,他帶領團隊負責相應的技術工作、工程技術品質、圖紙審查、施工組織設計、編制施工方案及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邢琦説,他在南站房施工與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之一是鋼網架施工,整個鋼網架長160米,寬48米,頂升空間小,跨度大,工程量大,工期緊,而且鋼網架頂升過程中如果發生些微的偏移,就可能導致鋼網架側滑脫落,造成嚴重的損失。後來經過他和技術團隊的研究決定,在地面進行焊接,然後採取四分段整體頂升,頂升過程中需要不停地懸停監測,一旦發現偏移,立即調整,最後終於將鋼網架安全、完整地安裝在了南站房的天棚。

  另一個難題是預應力施工,站臺的框架梁一條長23米,一條長26米,跨度大,施工難度大,而且千斤頂位置不好固定,平臺搭設困難。經過邢琦與同志們研究,決定採用後張法預應力,大大增加了混凝土梁的承重力,達到了建設要求與標準。

  北站房施工時,主要圍繞加固工程開展施工,以往加固時一般採用的是鋼加固或者碳纖維布加固,但單一的加固無法達到要求,而且北站房下有人防工程,存在承重力不足的隱患,在種種困難面前,他決定同時使用鋼與碳纖維布對原結構進行加固,在雙重加固下終於達到了承重力標準。

  據悉,佳木斯市南、北站房建設施工過程中使用與採取的技術,很多都屬於我國建築業十大新技術,此次項目建設使佳木斯標段獲得了黑龍江省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金獎。

  當談到家庭時,邢琦眼圈泛紅,因為工作的原因,每年只能回家兩三次,加一起才一個多月。孩子在襁褓時,根本不認得邢琦,想要抱抱孩子,孩子卻哭得特別厲害,對這個爸爸很陌生。現在孩子已經會叫爸爸了,與邢琦視頻聊天,孩子都是帶著眼淚,他感覺特別對不起孩子。雖然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但他堅稱不後悔,因為見證與參與了太多城市的發展,這也是一種驕傲。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