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省伊春市考察時,作出了“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産力”的重要指示。今年9月,總書記在東北三省考察期間,就生態文明建設再次發表了重要講話。
行進龍江,腳踏沃野,位於小興安嶺山脈的伊春市上甘嶺溪水經營所,這裡有漫山遍野的林海,清澈見底的流水,還有聞一口就能沁人心脾的空氣。
走進劉養順家的小院,新建的黃色磚房、裝飾一新的院落,敞亮、舒坦的感覺油然而生。地道的農家飯菜、淳樸的待客之道,讓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
老劉家的生意越做越紅火,今年溪水經營所也煥發出新活力。新栽種的千畝花海,讓鳥語花香飄蕩在村落上空;新拓寬的迎賓路,新擴建的停車場,讓遊客來得更方便、更舒心。新建的300多棟挂袋木耳大棚,130棟果蔬大棚和多處生態養殖基地,生産出的綠色農産品讓遊客們來了必嘗,走了必帶。這個十一黃金周,溪水經營所接待遊客一千多人次,旅遊商飲服務業、特色種植業收入近十萬元。
村民劉養順説,總書記兩次和他握了手,他特別激動!總書記還囑咐他和鄉親們把生活搞上去,奔小康。
“我們溪水公園的知名度提高了!遊客就多了,效益就好了!從農家飯館開成了農家樂,收入就更是不錯了!”伊春市溪水經營所職工劉志敏高興地説道。“總書記來了之後,我們溪水人的精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開飯店的、做導遊的、種木耳的,大家都找到了生活的奔頭!”伊春市溪水經營所工會主席張茂林搶著説村裏這幾年的變化。
“這兩年我們始終把生態旅遊業,作為支柱引擎性的産業來打造!”伊春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王欣紅介紹到。
當年的“砍樹人”,如今變成了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冰天雪地的“導遊員”、綠色食品的“推介人”。在轉型發展中,林區人認識到了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也分享到了生態資源的恩惠生態建設和保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而在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黑龍江的生態文明建設將會更有抓手、更有章法。天地靈秀的大美龍江,也將會更加綽約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