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看到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七星農場種植戶張景會時,他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能夠和習近平總書記握手、交談、留影,張景會説,這個場景終生難忘。
面對眾多媒體的採訪,這位56歲的“種糧大戶”有點緊張和不適應。記者們和他説:“你別緊張,習近平總書記都見了還能緊張”。一句話讓張景會輕鬆下來。張景會説,當時距離比較遠,稻田地比較泥濘,前一天剛下過雨,但激動的心情讓他忽略了這些,一口氣跑了六七十米。當聽到習近平總書記説北大荒建設到這一步不容易時,這位全國聞名的科技示範戶感到激動和振奮。
除了是農機手、種糧大戶,張景會還是七星農場田間黨小組組長,走進稻田邊的房子,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科技示範戶的牌子十分醒目。在張景會個人簡介的牌子上,除了寫著獲得的一系列榮譽外,最後一句這樣寫道:張景會成為了七星農場農業水稻種植戶的第一帶頭人,帶領廣大種植戶,共同富裕奔小康。張景會説雖然他不是土生土長的農墾人,但已經種植水稻二十多年了。張景會在2016年開始種植建三江管理局自主培育的品種——三江6號,由於這個品種具有産量高、米質優、抗病性強、耐寒性強、米飯清香等特點,市場前景看好。因此,張景會在2017年擴大了種植面積,達到300畝。
一開始,説要種植新品種,農場的很多種植戶還是不能接受。張景會想,自己既是種糧大戶又是田間黨小組帶頭人,新品種總得有人嘗試,這個頭應該他來帶。就這樣,從2016年開始,他嘗試種植有機水稻。由於種植過程中不能施用農藥和化肥,除草只能靠人工,肥料也得購買高價有機肥,致使投入要比種植普通水稻高,而産量卻比普通水稻低。面對這些問題,他並不擔心。
到了2017年秋季,由於他早就簽訂了訂單,加上水稻長勢又好,沒等收穫,張景會的有機水稻就被訂購一空,而且價格要高出普通水稻一倍多。2018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在這個豐收季,張景會忙碌並幸福著。
張景會在七星農場的科技水準是大家公認的。多年來,他家種植的水稻田裏田外無雜草,渠埂直、格田大、標準高,早就被上級生産部門和許多科研院所認可和肯定。農場還特別組織全場以及場外的種植戶,由張景會以授課形式對新技術、管理方法、新機械使用等方面進行講解。看到張景會種植有機水稻嘗到了甜頭,這兩年向他討教種植經驗的人就更多了,他都毫不保留。2017年,在張景會的影響下,很多種植戶也開始種植這種水稻。
面對金燦燦的稻田,張景會説:“習近平總書記心繫北大荒,關心農場職工,讓我們種地更有信心了,作為種糧大戶,我要種出更多更優質的糧食。”(記者 姜斌 吳樹江 劉楠 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