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饒河農場戰勝洪峰保豐産促增收
黑龍江日報  2018-10-11 10:28:52

  金秋的饒河農場,稻浪中機車隆隆、人頭攢動。9月9日上午,饒河農場種植戶高中的水稻地裏,喜開水稻割曬第一鐮,這也是饒河農場農業生産有史以來收穫最早的一次。高中家種植的420畝水稻,不但春季早整地、早育苗,還採用“蟹稻共生”的種植模式,加上提前開鐮搶收,既搶得了上市時間先機,又保證了稻米品質。

  今年,饒河農場糧播種面積54.78萬畝,在備春耕初期,農場就把狠抓農時作為農業生産的首要標準,把“錯過農時就是災”的農耕理念,作為轉變廣大種植戶農時標準的重要手段。農場克服地域小氣候給春播帶來的種種困難,在不違背科學種植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督導搶前抓早,搶整地搶播種,旱田播種較歷年提前15天左右,保證了農場作物全部播種在高産期內,為農作物安全成熟提供了保障。在生産管理工作上,為克服白漿土地對農機作業的影響,農場堅持“農機農藝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各作業項目的品質驗收標準和操作規程,科學組織農機田間作業,切實做好分類指導和田間管理,確保秋作物管理科學到位,確保關鍵技術措施落實到位。

  進入9月中旬,稻穗彎腰、玉米飽滿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但受烏蘇裏江上游及支流漲水的共同影響,農場境內烏蘇裏江江水持續上漲,到16日9時,烏蘇裏江饒河段出現洪峰,洪峰水位98.08米,超警戒水位0.23米,距保證水位0.06米,洪峰持續到17日零點。突如其來的江水,給農場秋收工作帶來了巨大的考驗。如果江水越過堤壩,沿江的2萬多畝耕地過水,給種植戶帶來的損失是非常嚴重的。面對嚴峻防汛形勢,農場黨委立即啟動防汛抗災預案積極應對,一方面組織班子成員和全場黨員幹部名100多名分片包段築堤,全力組織抗洪搶險;另一方面,農場各中心作業站組織沿江地區和低窪易灌水地區的種植戶,抓好有利時機搶收水稻。同時,農場還為種植戶協調機車、聯繫客商,保障從地裏收下來的水稻能及時變現。第四中心作業站在未過水時搶收了600多畝水稻,挽回直接經濟損失80多萬元。

  抗洪期間農場職工群眾積極響應、踴躍參與,與黨員幹部一起用上級調撥和職工群眾自發捐贈的抗災物資,經過4天的鏖戰,用沙袋堆築起了一道防洪墻,把江水倒灌漫梯部分截住,防止了水勢蔓延。江水被擋在了堤壩外後,農場馬上組織機械力量對抗洪搶險時損壞的道路進行搶修,確保秋收道路暢通。

  目前,農場秋收工作全面開展,各作業站種植戶對壩外水毀不嚴重的農作物加緊收穫晾曬,盡最大可能降低種植戶的經濟損失。同時採取水田收一塊、耕一塊的方法,在嚴格落實秸稈禁燒工作,確保黑色越冬標準,保質保量的完成秋收工作。現在在農場的田間經常可以看到,收穫機、二次拋灑、整地一條龍作業,收穫的水稻地當天就變回了黑土本色,為明年農業生産打下良好基礎。(唐文龍 記者 吳樹江)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