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龍江優質水稻有了“新標準”
哈爾濱新聞網  2018-10-12 09:18:18

  黑龍江省品質技術監督局聯合黑龍江省農委及相關大米生産部門和單位,共同制修訂了《優質水稻生産技術規程》《億畝生態高産標準農田優質水稻生産技術規程》《綠色食品 水稻生産技術規程》《有機食品水稻生産技術規程》4項黑龍江省地方標準,于2018年10月8日實施,將有助於全面提升黑龍江大米品牌形象和競爭力。

  依據最新發佈的《有機食品水稻生産技術規程》,對稻米生長的土壤、灌溉用水的水源以及稻田區域的空氣品質環境都有著嚴格要求。有機水稻産地應遠離主要公路或距主要公路100米以上,距環境污染嚴重的化工、工礦企業5千米以上。土壤環境品質應符合GB15618-2018的二級要求,農田灌溉用水水質應符合GB 5084要求,環境空氣品質應符合GB3095-2012的二級(即要求大氣總懸微粒年平均值0.15mg/m3,工業廢氣達標排放率100%)和GB9137要求。黑龍江省《綠色食品水稻生産技術規程》提出,綠色水稻每公頃施有機肥30噸至45噸,3年施一次。一般情況下化肥總量為每公頃純氮100千克至120千克。

  黑龍江省發佈的大米標準,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建立更嚴格的標準,通過對水稻栽培、生産、加工、銷售等全過程建立標準,促進和推動黑龍江大米生産全省標準統一,以標準引領和規範優質糧食生産,逐步實現生産標準化、經營産業化、産品市場化,使生産出來的大米具有良好的品質保障,全面提升黑龍江大米的品牌形象。我省制定更高的地方標準,就是要進一步體現出黑龍江大米食味品質優的特點,同時助推提高黑龍江大米國際競爭力。

  此外,本次稻米節上同時發佈了五常大米地方標準和響水大米標準。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