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野生動物頻繁出沒山林,大興安嶺南甕河國家級保護區採取志環、取樣等多種辦法,加強對野生動植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確保森林衛生安全和自然生態平衡。
提高科研監測病防能力。開展鳥類環志工作,共計環志雀形目鳥類36種、160隻,在開展環志工作的同時,做好疫源疫病禽流感病毒取樣,在不影響動物生命體徵的前提下取樣160隻。為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增加遠紅外攝像機布設數量,並購買了無人機,拍攝到東方白鸛、猞猁、駝鹿等珍貴影像資料。今年上半年,他們還首次開展了定點投食工作,選取較理想的場所進行投食、投鹽,出動車輛5車次,投食飼場5處,投食鹽場3處,共投飼料及鹽1600斤,並加強巡查力度,認真觀察遷徙動物的種群數量變化和動態,做好重點時期監測工作。
推進病防措施落實。在開展森林病蟲害監測預防工作中,今年以來已完成了總長度為97千米的三條主線路,62條支線的踏查工作,利用防火瞭望塔對保護區內所屬全部松屬林地進行觀測,監測面積達133萬畝,監測期間未曾發現松材線蟲病或疑似松材線蟲病致死松樹,進一步掌握了保護區內有害生物的發生狀況及發生趨勢。(閆捍江 記者 劉大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