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扶志,成風化人。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東縣將文化扶貧作為激發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的核心,通過活躍農村文化舞臺,宣傳脫貧攻堅政策,講好脫貧攻堅故事,實現了貧困群眾由“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
幾天前,克東縣寶泉鎮德勝村貧困戶張永龍登上村裏的鄉村大舞臺,唱出了貧困群眾的精氣神兒,受到全村百姓點讚。村支部書記魯曉東説:“自從家門口建了文化活動廣場,老百姓沒事就來自娛自樂,村裏熱鬧了,人氣也被帶旺了。”
克東縣堅持把貧困村文化活動場所建設作為文化扶貧的“一號工程”,爭取項目資金1155萬,建設完成村級文化活動廣場83個;投入資金2730萬元,新建、改建村級文化活動室98個,55個貧困村文化活動廣場、文化活動室達標率均達到100%。加強縣鄉村戶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建設,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全部建成,98個行政村設立文化大院30個,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併為7個鄉鎮文化站、98個行政村、6個社區、10個社團統一製作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活動室、文化館分館、圖書館分館管理制度圖示板450塊,為各村農家書屋補充9.8萬元圖書,為61個村配發音響、鑼鼓全套設備,發放電腦700件套,為70個村發放秧歌服、彩帶、扇子1500件套。
在完善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基礎上,克東縣堅持把舞臺搭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充分利用送文化下鄉、送電影下鄉及各種節慶活動、全民健身等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振群眾脫貧致富精氣神兒。全縣共組建紅色文藝輕騎兵演出小分隊5支,文藝演出小組20個,大秧歌隊26支,電影放映隊4支。
克東縣文體局局長龔宏偉表示:“為助力脫貧攻堅,今年全縣文藝工作者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精準扶貧和改革開放40年家鄉發展變化為主題,創作編排了單出頭《蒲峪情懷》等一系列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文藝精品,深受農民喜愛。今年6月以來,克東縣‘結對子、種文化’送戲下鄉活動一直活躍在全縣各村,目前全縣文藝團體已為76個村群眾演出82場,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
克東縣還廣泛開展送文化輔導下鄉、送培訓下鄉等活動,55個貧困村的55名文藝帶頭人到省藝校進行免費培訓輔導,為繁榮鄉村群眾文化、助力脫貧攻堅奠定堅實基礎。(高輝 廣鑫 記者 姚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