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哈爾濱市企信擔保服務中心前三季為770戶民營企業提供1655筆擔保服務 132億元擔保資金為民企輸血
工作人員為企業辦理貸款擔保業務。 (萬景波 杜爽 攝)
“我們現在進入了旺季,任務非常多,資金週轉量也比較大,一個月要在4500萬元到5000萬元之間,這其中大概30%的資金來源於政府的政策性擔保資金。”哈爾濱上洋包裝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季平説,正是在這些資金的扶持下,企業快速成長,産品也從國內出口國外,走向了國際市場。
注入“上洋”的政策性資金,得益於哈爾濱市企業信用融資擔保服務中心提供的擔保服務。作為哈市最大的政策性擔保機構,該中心以“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為己任,為企業提供集“擔保、貸款、投資、資管、服務”五大鏈條于一體的全金融服務,今年截至9月末已為770戶民營企業提供1655筆、132億元擔保服務,連續七年實現擔保額超百億元。
五大融資平臺專項推動産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舉行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優先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問題,同時逐步降低融資成本。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我們一定要發揮好政策性擔保機構的功能,讓更多的民營企業獲得資金支持。”哈爾濱市企業信用融資擔保服務中心副主任蘆曉春説。針對經濟下行壓力大的不利局面,擔保服務中心與省市工信部門等合作,搭建工業企業助保金、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農牧業投融資擔保服務、文化産業引導資金以及現代服務業五大專門的産業融資擔保平臺,有針對性地解決成長型小微工業企業、小微科技企業、“三農”小微企業、輕資産小微文化企業等遇到的融資難題。
五大融資平臺各自發力,有效地暢通了民營企業的金融血脈。作為專業從事包裝新材料和塑膠複合軟包裝材料研發、生産、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哈爾濱上洋包裝製品有限公司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擔保服務中心政策性貸款資金的鼎力支持。十年前,準備擴産轉型升級卻融資困難的“上洋”,從擔保服務中心得到了首筆260萬元的政策性擔保貸款,從此,企業一路上行,十年間,産值從初創時的幾百萬元攀升到如今的上億元。擔保服務中心持續注入的資金額度,也提高到了單筆最高1800萬元,累計擔保貸款資金過億元。
同時,中心秉承服務前置原則,每當企業週轉緊張,帶有政府信用背書的資金都會及時注入,借力發力的“上洋”也一步步向高端包裝製品挺進,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軟包裝材料及製品生産企業,産品出口到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
“投、保、貸”聯動放大政策助企效應
凡是政府設立的各類政策資金,都要想盡辦法發揮其功效,讓更多的企業受益。蘆曉春告訴記者,為切實發揮“兩創示範”資金和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作用,在哈市工信委以及市財政局、市金融辦等部門支持下,擔保服務中心首期注入“兩創”資金3億元,設立了小微企業融資性擔保公司,專項用於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業務。該公司自2016年4月1日正式啟動以來,兩年間為859戶小微企業擔保1506筆,擔保額也達到了83億元。
2017年2月,擔保服務中心又成立哈爾濱市企信中小企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重點支持擁有創新技術和先進商業模式、具有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加快發展。投資公司通過對百餘在保戶企業調研,從中優選19戶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的企業進行投資,投資總額共計13007萬元,目前投資款已支付到位。
“我們還通過國有股份制小貸公司累計為擔保客戶解決轉貸資金1.2億元。”蘆曉春説。如今,擔保服務中心實現擔保、貸款、投資聯動發展,為保持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鼓勵、支持、引導中小微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了突出效用。
創新擔保品種拓寬融資渠道
為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擔保服務中心積極創新擔保品。目前已形成了以降低擔保準入門檻為目標的多元擔保品種。
2017年2月,該中心與工商銀行搭建的政銀通平臺發放首筆“銀政通”貸款,哈爾濱綠世界商貿有限公司成功融資3000萬元。該筆貸款從擔保到放款僅用了7個工作日。
據介紹,針對哈爾濱綠世界商貿有限公司10天內急需支付3000萬元貨款、短期內融資困難、逾期將面臨高額違約金的問題,擔保服務中心加班加點連續作戰,經過中心評審會的慎重考慮,迅速出具擔保函,落實反擔保措施。為快速解決該企業融資難題,工商銀行與擔保服務中心同時上會,對擔保服務中心推薦的優質企業快審批快放款,並降低該筆貸款利率,減少企業財務成本,緩解資金壓力。工商銀行哈爾濱紅旗支行在擔保服務中心出具擔保函3天內即審批通過該項目,並給予基準利率的優惠。企業在交付貨款日的3天前即拿到了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為緩解小微企業貼現難、貼現貴、貼現慢的融資難題,擔保服務中心創新小微企業服務機制與模式,經市政府批准,2018年8月9日設立哈爾濱市小微企業票據貼現(工商銀行)服務中心,形成工商銀行哈爾濱分行為承辦銀行、哈爾濱市企業信用融資擔保服務中心提供貼現平臺、哈爾濱市中小企業協會匯聚企業資源的三方合作機制,“三方聯動”著力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的“最後一公里”,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上打出了一記漂亮的“組合拳”。(記者 薛婧 韓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