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呂丹丹)近日,哈爾濱銀行與哈爾濱企信融資擔保服務中心啟動“千家企業,百億授信”綠色通道,為眾多有貸款需求的中小企業對接服務,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和難度,提高了融資效率。現場哈爾濱中小企業協會等8家行業協(商)會、110家企業與哈爾濱銀行、企信擔保中心達成合作協議,簽訂融資授信合同。
哈爾濱銀行與哈爾濱企信融資擔保服務中心啟動“千家企業,百億授信”綠色通道簽約儀式現場。(呂丹丹 攝)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建立現代融資擔保制度25週年,哈爾濱市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服務中心作為全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單位之一,在哈爾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沐浴著改革春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
哈爾濱市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服務中心主任王莉介紹説,擔保中心形成擔保資金33.4億元,凈資産超過40億元,年擔保能力超百億元,累計擔保規模超千億元的良好局面,成為全國擔保機構30強,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擔保指標全面優良的先進擔保機構。擔保中心為哈爾濱市社會信用文化和體系建設,特別是在解決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市場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擔保中心積極發揮政策性資金和政府信用優勢,陪伴中小微企業攻堅克難,成規模地支持了一大批適應市場需要、成長性良好的中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在穩就業、穩金融、穩預期、促創新、調結構中擔當了資金循環的催化劑和穩定器,為推進哈市重點産業項目建設、“兩創”事業以及民營經濟發展發揮了作用。
哈爾濱市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服務中心主任王莉現場發言。(呂丹丹 攝)
王莉認為,擔保行業要獲得有別於金融機構的差異化長足發展,必須建立在創新基礎之上。幾年來,擔保中心從體系建設上,創建了擔保、貸款、創投、資管、企業服務五大鏈條;在多元化扶持方面,發揮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作用,創立了“投保貸”聯動模式;在服務模式上,創立了“工業週轉金、小貸資金、銀行質押擔保”三位一體的應急轉貸模式,為中小微企業解決了“過橋續貸”難題;在協助政府政策落地方面,與各委辦局合作,重點支持産業項目發展,緩解企業貸款難題;在深哈金融合作中,共同打造了P2B平臺,引入外埠資金支持我市企業發展;在服務方面,強化中小企業服務大廳作用,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公益化綜合服務;在增效降門檻方面,將知識産權、應收賬款、股權廣泛應用於反擔保措施,並以極低保費為企業撬動了低廉的信貸資金。
哈爾濱市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簽約儀式現場。(呂丹丹 攝)
多年來,擔保中心致力於多方合作,共同打造“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之家”,是回饋民營企業的重要舉措。長期以來,擔保中心與18家銀行建立合作關係。合作開展的“保速貸”業務形成了“見保即貸”的綠色通道,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融資成本。擔保中心還與工商銀行共同建立了政銀通平臺、票據貼現平臺,有效解決了企業貼現難、貼現貴的難題。擔保中心在現有雙城區、呼蘭區、尚志市3個辦事處的基礎上,本次年會又舉行了五常市辦事處、依蘭縣辦事處簽約儀式,將會根據地域特色,近距離、有側重地支持區縣(市)企業發展。
新時代、新起點、新征程,擔保中心將堅持以擔保為主業,注重實效,創新發展,積極與金融機構和行業協(商)會攜起手來,圍繞市委、市政府服務小微和“三農”的戰略目標,共同為中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營造寬鬆健康的融資環境,共謀新發展,實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