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綏芬河市以“一二三”模式營造“清風氣候”
黑龍江日報  2019-01-03 10:11:30

  綏芬河市結合口岸發展實際,推行“一二三”工作模式,積極開展政治生態自查和考核工作,將作風建設向基層延伸,推動機關作風向好發展。

  “一級領導”,抓好責任分工。成立由市委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從全市抽調優秀年輕幹部,組建“政治生態建設推進落實工作辦公室”,建立一級領導小組牽頭抓總、指導把關,小組辦公室具體推進、執行落實的上下聯動機制。進一步理順巡察、派駐、作風建設網格長之間的職能職責,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取長補短,以政治生態建設領導小組為統領,以巡察為“點”,以派駐為“線”,以網格為“面”,統籌力量,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保證工作持續性和穩定性,全力打造素質強、水準高、作風好的工作隊伍。

  “二級觀測”,建好工作體系。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紀委、綏芬河鎮、阜寧鎮7個黨政部門,設立政治生態二級觀測站,觀測站站長分區劃片抓好本觀測站工作,實時收集匯總各單位政治生態建設情況。實施“作風建設網格化”監督,發揮觀測站和觀測點輻射帶動作用,強化8小時內與8小時外的監督、教育和管理,激發社情民意上傳下達“感應器”功能,延伸監督觸角。積極發揮宣傳監督作用,開展黨規黨紀宣傳、廉政教育活動,實現宣傳教育全覆蓋。對本觀測站及所屬政治生態觀測點進行監督,及時制止和糾正違法違紀行為,切實將作風教育和監督融入到公職人員的日常工作當中。

  “三級匯總”,做好監督整改。依託7大觀測站,在各市直單位、農村、社區設立130家三級政治生態觀測點,定期向上級觀測站彙報本部門政治生態建設情況,構建全市政治生態“點陣圖”。定期開展分析研判,對發現的問題,落實督促檢查,挂賬銷號,限期整改。截至目前,共分析梳理130家單位上報政治生態觀測表1000余份,編輯政治生態月報8期,向有關部門轉交基層民生建議50余條,全市公職人員作風建設意識明顯加強,營造了綏芬河實幹有為、勤政廉政的“清風氣候”。(記者 杜懷宇)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