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龍江省獲18項國家科技獎勵
黑龍江日報  2019-01-09 10:06:23

  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黑龍江省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18項,取得歷史性突破。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2000年國家最高科技獎設立以來我省首位獲得該項殊榮的科學家。此外,黑龍江省還有17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據了解,國家最高科技獎設立以來,共有31位科學家獲此殊榮。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是著名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與技術奠基人和引領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0年來,他領導和培育的創新團隊,率先在國內開展了新體制雷達研究,技術成果“領跑”世界,成功實現工程應用,為我國築起“海防長城”作出了卓越貢獻,在保衛祖國海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強大作用。

  在17個獲獎項目中,由黑龍江省單位主持完成的有5個項目,均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包括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豬輪狀病毒三聯活疫苗創制與應用”項目、哈工大主持完成的“寒區抗冰防滑功能型瀝青路面應用技術與原位檢測裝置”項目,此外專用項目3項。有12個項目由我省參與完成,其中哈工大參與完成的“自組裝納米結構的構建及功能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齊齊哈爾大學參與完成的“銀杏二萜內酯強效應組合物的發明及製備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東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佳木斯分院、省農科院綏化分院參與完成的“大豆優異種質挖掘、創新與利用”等8個通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2項專用項目獲獎。

  近年來,我省圍繞重點産業發展積極謀劃爭取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穩步提升,此次獲得科技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的成果均實現了産業化。其中,“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豬輪狀病毒三聯活疫苗創制與應用”項目對三種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豬腹瀉防控收到了良好效果,達到了一針免疫防控三種疫病,已在國內推廣2560萬頭份,免疫覆蓋仔豬1.54億頭。“寒區抗冰防滑功能型瀝青路面應用技術與原位檢測裝置”項目為解決冰凍路面運營安全提供了新途徑,項目成果在我國多個重大重點項目中應用,並推廣到“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工程,應用路面冬季運營安全明顯提高。(李福來 記者 彭溢)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