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歷史的尺規,足跡是前行的見證。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近年的發展史,刻下這樣的坐標:2015年,排名全省縣域經濟綜合評價第56位;2017年,躋身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第20位,經濟增速排名第3位,工業增加值進入前10;2018年1月至10月,排名大慶市縣區經濟指標綜合首位。
杜爾伯特是黑龍江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黑龍江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市決策部署,大力實施工業立縣戰略,全力以赴謀振興、促發展、惠民生,經濟快速發展,民生顯著改善,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先後榮獲國家級生態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縣、全國牛奶生産強縣、省級文明城市等多項榮譽。
振興發展新作為,不負時代砥礪行。杜爾伯特大草原的鏗鏘足音,回蕩在龍江大地。
經濟步入大發展快發展軌道
牛奶、湖魚、玉米大米大豆,這些土得掉渣、身價低微的杜爾伯特“原字號”産品,如今首尾貫通、化短為長,一個個都成“氣候”了。
杜爾伯特是傳統半農半牧縣,也是全國産糧大縣。奶牛存欄7.19萬頭,肉牛、肉羊、生豬、鵝鴨、狐貉飼養量近380萬頭(只),水産品産量4.3萬噸,糧食産量23億斤以上。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為抓手,大力發展以乳、肉、魚、米和雜糧雜豆為主的農副産品深加工及綠色食品工業,全力打造綠色農産品、優質畜産品、特色水産品、地産中藥材四大“産加銷”一體化産業鏈。伊利乳業、伊品玉米、九陽豆業、國力源集團等知名企業相繼落戶,“四梁八柱”撐起縣域經濟發展的“千斤頂”。
伊利集團在杜爾伯特累計投資20億元,建成亞洲最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産基地。2018年實現産值20.76億元、實繳稅金1.5億元。伊品27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兩期工程規劃總投資68億元,達産後年可實現銷售額60億元,年上繳稅金4億元以上,安置2000余人就業。該項目14個月完成投資31億元,一期建成投産,預計年加工轉化玉米90萬噸,生産賴氨酸、氨基酸等。九陽豆業大豆深加工項目一期投産運營,每天可“吃”掉30噸大豆,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利稅1400萬元。谷實集團生豬養殖項目5年內將形成年出欄100萬頭的養殖規模。
將水産業打造成又一支柱産業,建成全省淡水産品物流集散中心。水産品産量由2016年的3.5萬噸增加到2018年的4.3萬噸,産值從3.6億元飆升至7.2億,增長一倍。2018年,大銀魚産量突破1400噸,産值5000萬元,遠銷日韓歐美,“中國大銀魚第一縣”實至名歸;河蟹養殖面積近40萬畝,總産量逼近2000噸,産值突破億元,打入香港市場。重點開發野生淡水魚冷鮮魚肉及休閒食品等系列産品,拉起從水面到餐桌環環相扣的“魚頭餐尾”産業鏈。
2018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産值35.3億元,同比增長19.1%。全縣規上工業企業達35家,其中規上食品加工企業18家,佔規上工業經濟總量的60%以上。“工業大縣”登上舞臺,“食品強縣”呼之欲出。
補齊民生“短板”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帶著濃濃的為民情懷補齊民生領域短板,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2018年,全縣民生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86%。
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2018年投資1.08億元,實施鄉村振興建設項目52個,一批公共服務設施建成投用。推進“廁所革命”,2018年在兩個村集中改廁556戶,市縣財政每戶補助8500元,農戶只需自籌500元。每年推進2個村改廁,2019年至2020年計劃改廁1100戶,補齊農民生活品質短板。
推進清潔能源城市建設,引進企業實施天然氣入戶工程,管道天然氣入戶1.35萬戶,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告別“扛罐上樓”時代。
標準化學校比例達到100%,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工作順利通過國檢驗收,獲評全國成人教育先進集體。2018年投資360萬元,面向全縣1263名農村校外住宿生改造13處學校食堂宿舍8000余平方米,新增床位、餐位300個,接收校外住宿生667人,剩餘部分學生在外住宿問題將逐步解決到位。
建立分級診療配套機制,將群眾首診需求合理引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時努力提高醫療保障水準。2018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1%,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700元至910元。建成並即將投入使用中醫醫院、蒙古族醫院。加強縣鄉村對口支援三級醫療共同體建設,到2020年實現縣域內橫向互聯、縱向貫通、城鄉一體的醫療服務網絡。獲評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縣。
全力抓實脫貧攻堅。整合各類資金6.16億元,發放扶貧再貸款1.13億元,貧困群眾全部住上安全房、吃上安全飲用水,産業扶貧實現全覆蓋,2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126戶、6480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7%。2018年9月經省政府正式批復脫貧摘帽。
生態建設派發恒久“紅利”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建設作為發展“穩壓器”和最普惠的民生,20多年來風沙鹼兼治、林草水並舉,在全省率先建成百萬畝人工林,風沙肆虐的“西北風口”成為歷史名詞。全國防沙治沙、造林綠化、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先進縣,生態環境濕地保護最佳範例獎、“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30年突出貢獻單位、“母親河”獎、國家級生態縣,一頂頂桂冠寫實“美麗中國”建設的“龍江樣本”。
綠海環抱,百草豐茂,土沃糧豐,水興魚肥,全縣森林覆蓋率、村屯綠化率分別達到13.6%、100%。在優良生態環境的涵養護佑下,資源優勢變身經濟優勢。
197萬畝優質草原引來伊利集團紮根落戶、裂變發展,2018年收購商品奶8.5萬噸,向養牛戶發放奶資3.2億元。3年來全縣招商引資項目50余個,到位資金97.15億元,招商考核排名在全省範圍內取得突破性進展,位居大慶市5區4縣前列。2018年在建投資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6個,全部建成達産,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5億元,利稅1.5億元。
浩瀚的草原,柔美的湖泊,無垠的林海,養生的溫泉,潔白的冰雪,依託生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和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杜爾伯特打出民族風情、草原觀光、生態休閒、養生度假特色旅遊品牌。近年來景區建設投資近20億元,現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4處,所在“龍江西部旅遊線”入選全國十佳旅遊線路。連環湖溫泉景區完成投資4.2億元,榮膺“最佳國際休閒生態旅遊景區”、省級旅遊度假區,累計接待遊客近300萬人次,其中國外遊客超過7萬人次。2018年全縣接待遊客220萬人次、同比增長28.6%,實現旅遊收入12億元、同比增長17.6%。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杜爾伯特“旅遊大縣”初露鋒芒。(劉志友 記者 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