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小女人》……提起導演劉家成,總會讓人想起“京味兒劇”導演這個標簽。所以得知他又一部京味兒十足的新劇《芝麻衚同》,22日將在北京衛視開播時,大家都很期待。然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劉家成卻説自己開始是拒絕的,“我説算了吧,這個題材確實拍得太多了”,但在看過劇本後,《芝麻衚同》對人物描寫的細膩,字裏行間對老北京人、老北京文化的深沉熱愛讓他有了改變。“真的把我給打動了,我第一時間就問這個作者是誰,才知道是劉雁。這個戲跟我以往有很多不一樣的地兒,寫得更極致、更準確,我看完了大概有三天,就決定合作了!”
《芝麻衚同》的故事以1947年的老北京為背景,劇情跨度四十餘年,圍繞“四合院”、“衚同”等標誌性京味兒元素,真實還原老北京底層百姓有裏有面、有滋有味的百態人生。“這部劇從解放前開始,過去的那種狀態能夠有發揮的空間。像北京爺們兒,看似簡單,看似不在意,但再窮也有一兩身好行頭。這就是老北京的有裏有面。”劉家成解釋説。
而在編劇劉雁眼裏,老北京最鮮明的特色,不僅在於老北京人骨子裏的“寬厚、小心眼、包容、較真”,還在於語言中自帶的幽默感。“北京人身上那種東西是有地域特點的。尤其是語言,是黏糊糊的,正話反説、反話正説。比如這人吝嗇,我們會叫他鐵公雞、琉璃耗子、玻璃貓等,這幾個形容詞你用吝嗇、摳都無法代替。”正是帶著對老北京的熱愛,劉雁在《芝麻衚同》裏,寫出了老北京人的局氣、講究、倔與軸,“寫這個故事我是懷著一種深深的愛。我愛這些角色,我想把這份老的東西留下來。開始是我寫劇本,慢慢的那些角色自己就出來説話了。我寫的時候,他們高興我也跟著高興,他們難受的時候我也跟著難受,就是這樣。”(記者 孟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