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松原市全面啟動實施鄉村振興三年攻堅行動
2018-03-07 09:41:20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原題:綠色田野唱新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f3305861-55b1-4517-97bb-0c6d2cd8a0ee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1dbff785-d1bf-4a68-ae3b-45e8d33565b1

  特色品牌農産品為農民帶來穩定收入。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16995ec4-3ede-46c9-9478-867e8ebd4d53

  棚膜産業發展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91b31d6c-7b5b-4963-b13f-a46e60d8d71c

  精品畜牧業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4133acc4-a629-41ad-9674-db5b3792e878

  休閒觀光農業成為農民增收新亮點。

  吉林日報3月7日訊(記者 張紅玉 王欣欣):陽春三月,在和煦的陽光下,走進松原市寧江區伯都鄉楊家村,看到了一幅安靜和諧的鄉村宜居畫卷:寬闊平整的村路、裝飾美麗的村民院墻、整齊的路燈、三三兩兩的村民……一切都是那麼溫馨美好。

  其實,幸福美好的楊家村,只是松原市眾多鄉村的一個縮影。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行動的全面推進,松原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增強,農業效益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環境越來越好……

  進入新時代,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松原農業農村建設發展指明瞭方向,讓全市農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2018年,松原市將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全面啟動實施鄉村振興三年攻堅行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打造全國知名的綠色農業城,讓新時代的松原農村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建強“三大體系”

  松原市農業資源豐富,政府將如何快速發展綠色農業列入工作重點,創建綠色農業城,成為了該市的發展目標,而其中,加快推進綠色農業産業體系、綠色農業生産體系和綠色農業經營體系三大體系建設,是松原市實現全國綠色農業城的重點任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根本抓手。

  圍繞建設綠色農業三大體系,松原市謀劃建設了綠色農業城十八項重點工程。其中,綠色農業産業體系建設方面共有5項工程,包括國家綠色大糧倉建設工程、綠色規模養殖提升工程、特色綠色農産品壯大工程、綠色農産品加工轉型升級工程、綠色農産品流通工程。綠色農業生産體系建設方面也有5項工程,包括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糧食生産核心區水利設施建設工程、綠色農業全程機械化作業工程、綠色農業科技支撐工程、保護和改善綠色農業生態環境工程。綠色農業經營體系建設方面的工程共有8項,包括綠色農業基地建設工程、綠色農業生態標準化建設工程、“三品一標”農産品推進工程、綠色生態品牌建設工程、綠色農業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工程、金融服務綠色農業發展工程、綠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程、綠色生態鄉村建設工程。

  這些工程的啟動實施,有效推動了松原市向著全國知名綠色農業城目標不斷邁進。

  同時,該市還積極通過戰略統籌牽引、政策集中推動、力量整合突破、改革創新驅動等方式,全力搶抓全球化、互聯網+、綠色生態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據了解,去年,松原市組織召開了綠色農業基地發展座談會、評審會,市、縣兩級投資8000萬元,完善貸款貼息、農機補貼、物化補助、“三品”認證、科技服務、免費參展等扶持政策,制定和完善了綠色有機農業生産標準159個,全市綠色有機農業示範基地發展到57個,較上一年增加41個,核心區面積達到20萬畝,輻射帶動三品認證面積200萬畝。

  一系列著實有效的措施,為建設更趨完善的産業體系、更加穩固的生産體系、更具活力的經營體系打牢了基礎,也為松原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蓄了更多力量。

  2018年,松原市將繼續推進綠色農業産業體系、綠色農業生産體系和綠色農業經營體系三大體系建設,做好“建、強、優、治、延、扶”六篇文章,努力實現到2025年規劃培育4大區域公用品牌、打造8大綠色産業集中區、建設500個綠色有機示範基地的目標,實現綠色種植面積與農民綠色農業收入同步增長。

  建美鄉鎮村屯

  扶余市更新鄉新紅村、扶余市肖家鄉王家村、扶余市三駿鄉西達戶村、扶余市五家站鎮許林村、寧江區伯都鄉楊家村、寧江區大洼鎮民樂村、寧江區毛都站鎮奔布來村、寧江區善友鎮林家村、寧江區新城鄉長虹村、前郭縣白依拉嘎鄉新艾裏村、前郭縣平鳳鄉松江村、前郭縣長龍鄉葦蘆村、前郭縣長山鎮繁榮村、前郭縣長山鎮四克基村、乾安縣讓字鎮大鹹村、乾安縣大布蘇鎮莫字村、乾安縣所字鎮物字村、乾安縣嚴字鄉君字村、乾安縣大遐畜牧場南分分場、長嶺縣大興鎮大興村、長嶺縣大興鎮順山村、長嶺縣三青山鎮三青山村、長嶺縣太平川鎮新風村、長嶺縣永久鎮柳蒿泉子村。

  以上是松原市舉辦的“十大最美鄉村”評選活動中,入圍的24個鄉村。

  這24個鄉村各有各的美,從多方面展示了松原市現代農村的發展與巨變,與此同時,也從多個角度展示了松原市鄉村建設的成果。

  據了解,僅去年,松原市就建成美麗鄉村7個,綠化、美化省縣兩級示範村屯207個,新建農村廁所15428個,建設農村公路330公里,植樹造林17.2萬畝,義務植樹263萬株。全年打造美麗鄉村7個、美麗庭院2140個、乾淨人家6040個。建設美麗鄉村工作風生水起,收穫頗豐。

  “突出生態、彰顯宜居,狠抓建設、強化管理,全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花園之城。”今年,松原市統籌城鄉建家園的大目標清晰堅定。

  2018年計劃新建美麗庭院2000個、乾淨人家5000戶,綠化美化省縣兩級示範村屯208個,大力推進“廁所革命”,改造農村廁所1萬個。新建農村公路262公里,完成農村廣電網絡升級改造,實現廣電網絡光纖全覆蓋……今年,松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各項小目標依舊明確著實。

  一座城市是由城鎮與鄉村共同組成的,更多美麗鄉村的涌現,也必將讓松原這座北方新城更加幸福和諧。

  打贏脫貧攻堅戰役

  三月的北方,冰雪雖未消融,但走進扶余市新萬發鎮萬發村,看到的卻是滿眼春色。在溫室大棚內,農民崔偉興正在忙著整地、篩土、備苗盤……“去年,我光賣第一茬瓜就賺了3萬多元!多虧了好的扶貧政策。”他興奮地告訴記者。

  據了解,近年來,萬發村棚模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在葡萄與香瓜種植上有了一定的基礎。脫貧戰役打響後,在政府的帶領下,該村8棟扶貧大棚和20棟溫室大棚拔地而起,優先承包給貧困戶種植葡萄和香瓜。隨著時間的流逝,看到了收益,貧困戶的錢包越來越鼓。

  發展産業項目是松原市在脫貧工作中運用的有效手段之一。僅2017年,該市各縣(市、區)就有234個扶貧産業項目有序推進,投入資金2.8億元。除此之外,行業扶貧也成了有效抓手。各地積極同銀信部門聯繫,採取多種模式為貧困戶提供小額貸款。去年,松原市共為667戶貧困戶發放小額貸款1928.15萬元,政府投入風險保證金共1500萬元。為提高貧困村貧困人口的産業風險保障水準,幫助貧困人口擺脫因意外傷害造成深度貧困的惡性循環,松原市扶貧辦與中國人壽松原分公司簽署了《松原市扶貧小額保險合作協議》,重點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低收入群體和參與縣域內建築工程施工的人員等意外傷害保險及重大疾病保險提前給付保險。

  新的一年,脫貧攻堅工作一直在路上。精準方略不鬆動,在精準上狠下功夫是松原市為自己規劃的工作目標。

  該市將繼續抓好産業扶貧工作,著力增強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的“造血功能”,推動貧困村和貧困群眾走上自主脫貧致富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將突出發展兩個産業,一是養殖種植業,另一個是抓好光伏發電産業,推動這兩個産業的發展,從而實現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抓好項目政策調整。把項目扶持資金和政策優先向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傾斜。抓好秸稈收儲試點工作,逐步推開,將田間地頭的閒置資源變廢為寶,實現企業發展和貧困農戶雙贏。與此同時,加大就業培訓力度,千方百計拓寬貧困人口就業渠道,深入實施就業、創業援助工程,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就業脫貧。除此之外,今年,抓好農村環境建設也是開展脫貧工作的任務之一。

  砥礪奮進新時代,綠色田野唱新歌。松原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已經吹響,一個更加美麗宜居的新時代鄉村圖景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