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省首屆大學生網絡安全大賽決賽舉行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6-01 16:00:26

  國際在線吉林頻道報道(張琪):5月31日,吉林省首屆大學生網絡安全大賽決賽在長春理工大學南區體育館舉行,50支隊伍進行終極對決。

  據介紹,本屆大賽由中共吉林省委網信辦主辦,吉林省教育廳協辦,吉林省互聯網協會、長春理工大學承辦,是目前吉林省大學生網絡安全賽事中規格最高的比賽,也是吉林省暨長春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施行一週年系列活動中的一項重要活動。

  吉林省網信辦主任崔萍,長春理工大學副校長楊華民出席了決賽啟動儀式。

  吉林省教育廳副巡視員苗曉青主持決賽啟動儀式。

05【吉林】【原創】【聚焦吉林(標題)】【教育科技(標題)】【關東黑土(長春)】【移動版(圖)】吉林省首屆大學生網絡安全大賽決賽舉行

  吉林省網信辦主任崔萍致辭。吉林省網信辦 供圖

  崔萍表示,吉林省高校眾多,科教、人才、人文優勢明顯,為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次大賽目的就是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鼓勵吉林省高校和學子積極投身網絡安全研究和建設,為吉林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為網絡強省建設儲備人才、留住人才。

  崔萍希望通過此次大賽,在實戰過程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對優秀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發現和選拔,形成網信和教育部門主導、網絡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深度參與的良性機制,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維護國家網絡安全提供強大的人才教育保障。

05【吉林】【原創】【聚焦吉林(標題)】【教育科技(標題)】【關東黑土(長春)】【移動版(圖)】吉林省首屆大學生網絡安全大賽決賽舉行

  長春理工大學副校長楊華民致辭。吉林省網信辦 供圖

  長春理工大學副校長楊華民致辭。他表示,長春理工大學將以承辦此次大賽為契機,加強與省內其他院校在培養新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推動網絡空間安全創新方面的交流學習,共同為提升吉林省網絡空間安全防護能力和研究水準做出貢獻。同時,也希望參賽的同學們能夠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互聯網科技後備軍,成為科技創新和網絡安全領域的棟樑之才。

05【吉林】【原創】【聚焦吉林(標題)】【教育科技(標題)】【關東黑土(長春)】【移動版(圖)】吉林省首屆大學生網絡安全大賽決賽舉行

  裁判組組長、吉林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處長劉學軍宣讀比賽規則。吉林省網信辦 供圖

05【吉林】【原創】【聚焦吉林(標題)】【教育科技(標題)】【關東黑土(長春)】【移動版(圖)】吉林省首屆大學生網絡安全大賽決賽舉行

  長春理工大學參賽學生李軍代表參賽選手發言。吉林省網信辦 供圖

05【吉林】【原創】【聚焦吉林(標題)】【教育科技(標題)】【關東黑土(長春)】【移動版(圖)】吉林省首屆大學生網絡安全大賽決賽舉行

  儀式最後,崔萍宣佈吉林省首屆大學生網絡安全大賽決賽正式開始。吉林省網信辦 供圖

05【吉林】【原創】【聚焦吉林(標題)】【教育科技(標題)】【關東黑土(長春)】【移動版(圖)】吉林省首屆大學生網絡安全大賽決賽舉行

  決賽現場設立比賽區、警示教育區、新技術觀摩區。吉林省網信辦 供圖

05【吉林】【原創】【聚焦吉林(標題)】【教育科技(標題)】【關東黑土(長春)】【移動版(圖)】吉林省首屆大學生網絡安全大賽決賽舉行

  選手比賽區。吉林省網信辦 供圖

  其中,比賽區奪旗賽和攻防對抗比賽場地設有賽事信息實時顯示大屏和計分器,參賽隊伍在此區域進行決賽。

05【吉林】【原創】【聚焦吉林(標題)】【教育科技(標題)】【關東黑土(長春)】【移動版(圖)】吉林省首屆大學生網絡安全大賽決賽舉行

  警示教育區。吉林省網信辦 供圖

  警示教育區由吉林省委網信辦組織各支持單位提供網絡安全事件案例及網絡安全法宣傳素材,以展板等形式展示,供到場嘉賓、師生及行業觀摩團參觀學習。

05【吉林】【原創】【聚焦吉林(標題)】【教育科技(標題)】【關東黑土(長春)】【移動版(圖)】吉林省首屆大學生網絡安全大賽決賽舉行

 新技術觀摩區。吉林省網信辦 供圖

  新技術觀摩區由網絡安全廠商提供新技術、新産品的影像資料展示,配備講解員為到場嘉賓、師生及行業觀摩團講解網絡安全技術的原理及實現過程。

  經過一天的激烈角逐,産生了本屆大賽的一、二、三等獎,獲獎團體由組委會頒發獲獎證書及現金獎勵。

  據了解,大賽開始以來,吉林省委保密辦、吉林省工信廳、吉林省公安廳、吉林省安全廳、吉林省環保廳、吉林省交通廳、吉林省水利廳、吉林省衛計委、吉林省廣電局、吉林省能源局、吉林省通信管理局、吉林省銀監局、吉林省證監局、吉林省保監局等14家省直各部門和省內30家高校對大賽給予了大力支持,安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知名網絡安全企業對大賽給予了全方位的技術保障,長春市公安消防支隊、國網電力長春公司、長春120急救中心對大賽給予服務保障。

編輯:田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