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在小村換新顏——記農安縣龍王鄉沙崗村第一書記王大志
吉林日報  2020-08-10 09:21:51

  原題:志在小村換新顏——記農安縣龍王鄉沙崗村第一書記王大志

  短短4年多時間,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舊貌換新顏:人均收入由5000元變成了9500元,全村脫貧;短短4年多時間,一個“糧少路少農民收入少”的鹽鹼地村變成了交通便利、産業興旺的好地方。盛夏時節,談及小村的可喜變遷,村民們説:感謝有一個好書記。

  先做三事暖民心

  王大志,長春市財政局的一名幹部,2016年3月任農安縣龍王鄉沙崗村駐村第一書記。當時的沙崗村530戶村民1466人中有82戶是貧困戶,貧困人口155人,村民們出行難、生産難、賣糧難,有兩個自然屯840人喝不上“安全飲用水”。面對困難,王大志帶領村班子成員集中調研小村的整體情況,謀劃小村的振興思路,很快,做了3件讓村民暖心的事。

  第一件——引水。沙崗村飲用水水質極差,含氟量高,村民開口都是黃牙、有的還得了“大脖子”病。王大志帶領村班子跑供水廠、跑農安縣水利局、跑省水利廳協調項目。2016年底,村裏引來了共青團水庫的水,解決了260戶的安全飲水問題。村民張奶奶説:“盼了30年了,沒想到王書記才來了幾個月,就讓我們喝上了自來水!”

  第二件——擴電。全村供電線路是1997年鋪設的,已經嚴重老化,原來用的都是兩相電,變壓器容量僅為20千瓦,農戶集中使用鍘草機時就經常斷電,嚴重影響農業生産。王大志找到龍王鄉農電部門協調,還請長春市財政局幫助聯繫長春市電業局,最後為村裏安上了100千瓦的三相電,解決了用電難題。

  第三件——修路建橋。雨天,村裏的路特別泥濘,農戶進不去地,賣糧、賣豬即使趕上好價錢也拉不出去,小孩上學得背著出去。為讓村裏能有平整的水泥路,王大志四處奔波求援,“磨破”了嘴、“跑苦”了腿,辦完手續的時候,累得坐在椅子上就睡著了……在他的努力下,修建全村道路27.7公里,水泥路陸續通到了村民的家門口。張大爺説:“我背孫女上學都3年了,今後再也不用背了,我做夢也沒想到王書記能把路修到家門口啊!”。

  王大志接著協調當地發改局投資20萬元,對沙崗村唯一主幹道上年久失修的危橋進行新建。

  再興三業富小村

  王大志根據沙崗村實際情況,帶領村民們發展致富産業,興三業帶動全村致富奔小康。

  建立養殖合作社,發展養豬産業。養殖合作社共帶動全村33戶養豬戶,形成了以大戶帶小戶、帶貧困戶的模式。現有生豬存欄數1300頭,年出欄2600頭。由合作社統一同長春市德泰飼料有限公簽訂購買協議,構建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的一條龍模式,有效地夯實沙崗村生豬産業鏈條,生豬收益得到充分保障。

  建立水稻合作社,發展水稻産業。著眼于村裏鹽鹼地和水田多的實際情況,組織村裏34戶水稻種植戶成立了新大地種植專業合作社,並與榮發現代農業集團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由榮發集團提供優良種苗、技術、統一銷售。村裏拿出50公頃水田發展稻田養蟹項目,連年喜獲豐收,稻田蟹産量近萬斤,産值近30萬元,並註冊了自己的蟹田米、稻田蟹品牌,建立了線下線上的銷售渠道。

  建立果蔬大棚,發展種植産業。15棟日光大棚,由水稻合作社承包,每年種植兩季,主要種植香瓜、番茄、黃瓜等,所有農作物嚴格按照榮發現代農業集團的綠色蔬果種植流程,全程無農藥、化肥、添加劑,綠色無公害,經濟效益連年遞增。

  三業興旺,催動了沙崗村全面改觀。全村27戶貧困戶危房進行了新建;村裏3條主幹路實現綠化、亮化、美化;村部建起了文化大院。2018年9月,沙崗村舉辦了首屆“農民豐收節”。如今,步入小康的沙崗村,正以一個嶄新的美麗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吉林日報記者 王世軍)

編輯:杜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