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探索跨區合作強固北翼 推動配套回歸提升競爭力 綠園區高起點大踏步融入長春國際汽車城建設
長春國際汽車城新能源汽車産業園項目啟動。
長春國際汽車城新能源汽車産業園辦公樓效果圖。
長春國際汽車城新能源汽車産業園項目效果圖。
今年4月長春敏實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新建4條生産線,項目全部達産後可實現年産值3.5億元。
西新工業集中區釋放土地面積22萬平方米,有效提高園區土地利用率。
綠園區積極為長春實發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調貸款,促進企業發展,擴大産能。
加快釋放存量土地,積極對接汽開區協同作戰……經過前期“熱身”,18日,醞釀數月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園項目終於鳴鑼開工。
作為長春國際汽車城首批落位項目,新能源汽車産業園拉開了綠園區與汽開區深度融合發展、合力攻堅的序幕,按下綠園區大踏步融入長春國際汽車城的“快進鍵”。
今年年初以來,綠園區搶抓全市高品質發展“四大板塊”有利契機,全力助推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站在建設長春國際汽車城的跑道上,綠園區將強烈的機遇意識轉化為先行一步的實際行動,在借勢騰飛的奮進篇章中,著墨于跨區域融合發展新探索、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競爭力,書寫下精彩紛呈的開篇。
積極打造“24小時不打烊”政府,採取分片負責、全程包保、定期調度、及時服務的方法,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推行“全天候”政務服務,深入實施項目前期全程代辦制,預約服務、跟蹤服務、上門服務、延時服務,全過程跟蹤、零距離服務,確保“三早”項目、重大項目如期開工建設。
全面摸排園區閒置資源,釋放土地與發展空間,盤活土地20萬平方米,增強吸引力與創造力。
協調水務集團和汽開區研究供水管網路由方案,規劃、徵拆、施工統籌推進,以超常規舉措加快推動PPP道路及排水項目實施。
……
一次次真招實策成為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競爭力的強大後盾,也羅列出“建設長春國際汽車城,綠園怎麼做”的有效答案。
在速度與激情的攜手奔跑中,綠園迸發出強勁的高品質發展強音。
跨區融合
新探索開啟合力攻堅模式
26萬平方米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園位於綠園西新工業集中區,也就是長春國際汽車城的北翼,分為ABC三個地塊,按照規劃,未來將建有工業廠房、研發試驗基地、辦公樓等,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搭建孵化平臺。
“産業園建設項目計劃于2022年落成並投入使用,到時,企業可以以租賃等形式直接‘拎包入住’,節省運營成本。”綠園西新工業集中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産業園項目的啟動,新能源汽車項目將形成巨大的集聚效應,形成完整的産業鏈,帶動新能源智慧製造産業發展,助推綠園工業結構轉型升級。
産業園項目是綠園區與汽開區建立聯合招商機制的新探索,也是兩區統一發佈招商信息、統一實施招商活動、統一推動項目落位的新成果,隨著兩區合作的進一步深入,將為産業園項目早建成、早使用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為新能源汽車企業早進駐、早達産打造更廣闊的平臺。
跨區合作,深度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長春國際汽車城戰略公佈之初,綠園區便與汽開區開始了協同作戰的新探索,在政企融合、體制融合、機制融合等多條路上攜手前進,為推進長春國際汽車城建設打好堅實基礎。
“我們專門成立了綠園區服務長春國際汽車城工作專班,下設基礎建設組、招商引資組、城市管理組等,對接服務汽開區八大局,同時,在汽開區長期派駐工作人員,負責對接協調,及時互通消息,商討解題方法。”該負責人介紹,當下,兩區正在對新能源汽車産業園B地塊的高壓線遷移問題進行合力攻堅,“兩區的深度合作破解了産業園項目地塊水電氣等基礎設施難題,也使得這片26萬平方米的土地真正派上了用場。”
跨區域融合的全新探索加速推進長春國際汽車城的建設進度,也讓原來單打獨鬥的各區域底氣十足。“以前招商時,如果條件不合適只能將企業拒之門外,而如今,我們有多個區域的豐富資源,就能為企業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優質的服務,這就是聯合招商機制為各區域帶來的優勢。”
多種資源的共享成為各區域手中的王牌,而融合機制體制的探索則成為發揮王牌優勢的推力。
硬核發力
“四化四心”劍指更優軟實力
前一段時間,長春實發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乾一直愁眉不展,“恢復生産以來,公司産能下降,擴能資金緊缺,影響了訂單生産進度”。
困擾趙乾的資金難題很快得到解決。西新工業集中區積極協調吉林銀行為企業核發1000萬元貸款,使公司順利完成土地摘牌,啟動新廠房建設,擴産後,公司年産值將增加2至3億元。忙碌代替愁眉不展的同時,擴能增效助力綠園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競爭力的種子也深深紮根在趙乾心中。
為了建立助企紓難解困長效機制,綠園區不斷豐盈機制內容,常態化開展的“萬人助萬企”行動,“24小時不打烊”政府……多種形式交織、疊加,逐漸構建成極富綠園特色的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
“綠園好比一個物業小區,企業相當於業主,政府相當於物業公司,我們要通過多種方式為企業提供高品質服務。”綠園區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一席話道出了“構建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的真諦。
這僅是綠園打造更優營商環境的冰山一角。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為確保經濟健康發展,綠園總結出凈化“安商護商”發展環境,讓企業靜心,強化“尊商惠商”發展環境,讓企業舒心,潤化“助商扶商”發展環境,讓企業安心,優化“愛商親商”發展環境,讓企業順心的“四化四心”工作法。
設置對接汽開區辦公室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辦公室,專人對接汽開區,包裝扶持現有企業的同時,形成新型産業集聚;利用抖音平臺宣傳優化營商環境“綠園70條”;搭建企業用工平臺,依託“紅色孵化器”和黨群活動服務中心,按照企業用工需求,組織技能培訓;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邀請10余家銀行,為企業提供定制融資服務,實現企業追求與政府支持的“同頻共振”;開展“強作風提效能”行動,切實做到網格化“查”、高效率“改”、高品質“建”、精細化“管”一體推進,通過不斷完善軟硬體,增進園區投資魅力;聘請各行業專家組成工作組,指導企業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延伸安全生産觸角……當下,綠園區正在醞釀搭建企業服務平臺,將服務企業的有效經驗變成固定模式,在優化營商環境的道路上再邁進一步。
流程再造跑出的政務服務加速度,制度創新按下的優化營商環境“快捷鍵”,硬化了綠園“軟實力”,激發了區域發展新活力。
騰籠換鳥
釋放發展空間引鳳築巢
“長春國際汽車城的金字招牌為我們的招商工作帶來了很多契機,當下我們的重點任務是釋放發展空間引鳳築巢。”綠園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年初以來,借助“國際汽車城”板塊的地緣優勢,綠園區與汽開區跨域合作新能源産業園孵化器項目,明確以新型汽車零部件産業為主的招引方向。採取電話招商、視頻招商、叩門招商等形式,開展招商活動12次,對接招商項目32個,洽談跟進9個項目,實現實發科技2個項目簽約落位。
綠園如何築巢,引鳳來棲?
——明確定位,科學規劃,完善空間結構佈局,精建配套設施,優化管理。
綠園加快推動工業項目建設,盤活存量,做優增量,增強産業項目發展後勁。通過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點位佈局,逐步淘汰落後産能,實現科技化、智慧化、生態化。
日前,作為長春國際汽車城北翼主戰場,西新工業集中區對園區內閒置資源進行了全面摸排,對“圈而不建”“建而不用”的企業實現換企換人,通過租賃、合作、並購、股權轉讓等方式,盤活閒置地塊及廠房,引進實力強勁的企業。目前正在積極為改裝車有限公司、盛邦包裝製品有限公司等5戶企業搭建資源整合平臺,釋放土地面積達22萬平方米,有效地提高園區土地利用率。聯合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通過內引外聯,積極引進總部經濟,不斷擴大經濟總量,先後引進吉林省金宏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等10戶企業,已全部完成工商註冊,實現園區發展格局的全面提升。
協調水務集團和汽開區研究供水管網路由方案;規劃、徵拆、施工統籌推進,以超常規舉措加快推動PPP道路及排水項目實施,建五街道路排水主體工程和建十街、建十一街等排水工程已基本完成;充分利用省級債券政策彌補基礎設施建設短板,西新大街、集仁路等5條道路已完成老舊路提升改造立項審批,預計9月初開工建設;配合天然氣公司完成燃氣管網建設,實現域內供氣管網全覆蓋。
針對搶建行為,採取電話舉報、蹲點看守、加強巡查等方式,發現並拆除各類違建36處。重拳治理1家涉塵企業,清理整治157家“散亂污”企業。組織“安全生産月”集中宣傳活動,做好防汛準備,確保安全生産態勢平穩。
綠園發生的點滴變化,讓長春敏實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石磊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融入國際汽車城戰略為企業帶來許多利好消息,隨著産業鏈和配套設施的完善,我們可以在本地發展下游供應商,形成企業抱團發展的良好態勢”。
借勢起飛
配套回歸蓄能高品質發展
由綠園執筆的奮進篇章剛剛拉開序幕。
在釋放發展空間,提升服務效能的基礎上,綠園謀劃改革發展思路,高起點規劃,從增強區域實力、增強發展後勁,提升優質儲備、推動産業鏈式發展、配置專業人才等方面切入,繪製出借勢騰飛的發展藍圖。
實施定期通報制度,形成區級領導包保、區域統籌、企業參與的一體化招商格局。圍繞主導産業,完善在談企業信息,組建招商搜索、專業談判、項目服務三支“專業團隊”,大力開展叩門招商、産業鏈招商、以商招商。
密切與汽車零部件商會合作,搶抓一汽集團“四個回歸”的有力契機,加快引進發展汽車整車製造及零部件配套項目,包裝和扶持龍頭企業提高市場佔有率。切實發揮合作孵化器項目專班作用,謀劃土地整理地塊引入配套商服項目,形成“接二連三”的良好局面。
深入開展“專班抓項目”“萬人助萬企”行動,實行“一對一”包保服務,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建立聯繫重點項目制度,強化全程跟蹤服務,幫助企業爭取政策、協調矛盾、破解問題。對園區土地和廠房進行動態摸排管理,對閒置和利用率低的土地進行“騰籠換鳥”,進一步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準。
實施“聯汽助客”人才服務計劃。舉辦經營管理人才訓練營,發揮技術能手、技能大師及工作室優勢,為企業培養高素質人才搭建平臺、創造條件、提供支持。結合“萬人助萬企”行動,建立服務專員制度,從區直部門選派機關幹部擔任人才服務專員,為人才提供個性化、精準化服務。聚焦軌道客車、汽車配套兩大區內優勢主導産業,加大人才服務力度,充分發揮人才引領産業發展的驅動作用。
科學編制《西新鎮國土空間規劃》,制定集中區內8個村屯徵拆計劃,釋放足夠凈地,為“十四五”期間發展預留足夠建設空間。
壯大金融服務團規模,完善企業金融服務程式,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水準和效率。
一個個明確的目標,一步步詳細部署,清晰描畫出長春國際汽車城北翼的全新樣貌。(撰稿/朱怡 攝影/孫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