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抱團闖市場 南通如東河口鎮同心打造“鄉村振興合夥人”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1-06 12:34:22

  兩年前,這裡13個村居的集體經濟年均收入只有70萬元左右;兩年後,同樣這13個村居,集體經濟收入年均突破105萬元,同時解決了200多名村民家門口就業。這裡是南通如東縣河口鎮。

  曾經的河口鎮,因發展渠道窄、持續增收難等諸多因素,集體經濟“造血”功能不足,制約了鄉村全面振興。難題是如何破解的?

攜手抱團闖市場 南通如東河口鎮同心打造“鄉村振興合夥人”

組建公司

  握指成拳 組建公司 打造集體經濟“升級版”

  在河口鎮錦成村,説起村裏的發展困境,村黨支部趙亞華直搖頭:“鄉村發展,翅膀不硬,怎麼飛得起來?”“對我們來説,單打獨鬥,都是難題,握指成拳,才可能贏。”河口鎮副鎮長張傑感嘆道。

  2022年7月,河口鎮13個村居聯合成立了“強村公司”——如東興河小鎮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按照“産權清晰、收益歸村”的原則,通過集體經營的方式,最大限度發揮閒置資金的使用效率。

  兩年來,各村居入股1700多萬元,投資建成興河産業園。在這裡,錯落有致的廠房與辦公樓,吸引著一批批優秀企業“安營紮寨”。這些企業的入駐,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租金收入,更讓村民們實現了“上樓安家、下樓就業”的美好生活願景。

  據統計,當産業園全面投入運營後,年租金收入預計可達250萬元,加上入駐企業的地方稅賦留成,每個村莊的年均收益將輕鬆超過30萬元。

  政策賦能 規範管理 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作為如東,乃至南通地區“強村公司”的先行者,如東興河小鎮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相華對未來的發展有著清晰地規劃:“我們希望通過推行村村聯營、共富共贏的發展模式,匯聚各方智慧與力量,實現業務的多元化發展,從而進一步增加農村集體資産的收益。”

  組建“強村公司”,河口鎮是第一次。如何干好,考驗著鎮黨委政府的決策擔當和治理質效。在河口鎮副鎮長張傑看來,“強村公司”的成立,其意義遠不止于帶動就業和增加收入。它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村子裏閒置資源的寶庫,“比如我們興河公司代為招拍原景安派出所危房,以40.1萬元出售,溢價能達21萬元。”

  將敬老院前排閒置房出租,將愛爾馨廠區拆除工程承包,將各村綠化整治接盤……這兩年,公司不斷創新思路,採用“資産梳理+改造提升+項目招引+多元合作”的綜合策略,常態化開展資産租賃、資源開發等便民服務,充分挖掘並提升了閒置資産的潛力。

  “強村公司”的“賬本”,關係集體和村民“錢袋子”。“規範化”監管,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防範風險隱患的有力舉措。河口鎮在扶持“強村公司”的同時,又為公司劃紅線、立規矩、樹尺規,內外雙向發力。

  挖掘潛力 向“新”而行 蹚出農民增收“致富路”

  處於風口的“強村公司”既要“強村”又要“富民”,競爭優勢在哪?革故立新,市場運作。河口鎮給出擲地有聲的回答:用改革“關鍵一招”,以公司市場化運營下多方共贏的“先手棋”,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作為強村公司的支柱産業之一,中天后勤服務的産業鏈在不斷延伸,公司投資超25萬元購置冷鏈車、冷庫、工作臺等,負責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後勤服務及年終大禮包的採購工作,幫助老百姓銷售米麵油、瓜果蔬菜,年銷售額達千萬元。

攜手抱團闖市場 南通如東河口鎮同心打造“鄉村振興合夥人”

充電站對外開放

  與此同時,公司積極響應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投入60多萬元購置了5輛新能源汽車,大力開展新能源汽車租賃服務和充電站的對外服務。目前,公司已建成的3個充電站均對外開放。

  在推動“強村共富”的道路上,河口鎮始終堅持以“鄉村公共資源+強村共富公司”為引領,新增物業管理、居家養老等服務,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他們還因地制宜地做好“土特産”文章,通過家鄉互聯平臺,既讓離鄉在外的遊子隨時能品嘗到家的味道,又為河口鎮的農副産品銷售打開了外銷渠道。(文/圖 毛茜 曹磊 趙傑)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