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昌1999名貧困村民當上生態管護員
遼寧日報  2018-12-21 16:23:16

  冬日裏,建昌縣素珠營子鄉素珠營子村村民解連友每天早出晚歸,在村屯道路、河邊、山林來回巡防,履行守衛這裡的生態環境之責。

  在建昌縣各個村屯,人們經常看到胳膊上戴著醒目紅袖標的人。他們肩負著生態法律法規的政策宣傳,以及對管護區的日常巡查工作。同時,還要負責制止區內亂砍濫伐林木、亂捕亂獵野生保護動物、亂採亂挖重點植物及在林地從事非法經營等活動;並負責監督、制止責任區內隨意傾倒垃圾、亂堆亂放生産生活物資、焚燒農作物秸稈等行為……這些人有一個統一的名字——“生態管護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將“生態立縣”作為全縣發展的頭等大事,建昌縣將精準扶貧工作和生態保護進行有機結合。守護青山綠水綠化設施的管護需要大量的人力,今年初,葫蘆島市委常委、縣委書記閆慶禮在全縣脫貧攻堅大會上指出,要努力探索“生態+”扶貧新模式,把脫貧攻堅與鄉村生態建設結合起來,讓更多貧困村因生態而美、更多貧困戶因生態而富,加大生態修復力度和美麗鄉村建設,畫好建昌的“山水畫”。

  為切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今年4月初,《建昌縣關於聘用生態管護員的方案》出臺。建昌縣的生態管護員選聘工作,堅持本人自願申請、村“兩委”推薦,鄉鎮黨委、政府審查批准,縣扶貧辦審核備案的流程。管護員實行培訓上崗制度,以自然屯為單位,每個自然屯設置一名管護員。管理則實行屬地化,鄉鎮政府負責監督與考核,村委會負責日常管理。

  堅持就近管護和生産生活生態並重原則,建昌所聘用的生態管護員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沒有脫貧項目的一般貧困戶,年齡在20至60周歲之間。他們長期在當地生産生活,熟悉責任區的村情及自然情況。經過縣農牧林水及環保等部門指導、培訓上崗後,全縣1999名生態管護員積極開展有關水源地、河流、河道、水庫、森林、礦山、土地、畜牧、農業及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政策宣傳,及時發現、制止並向村委會、鄉政府報告破壞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制止亂砍濫伐林木、亂採亂挖重點植物、亂捕亂獵重點野生保護動物、非法收購和無證運輸木材,制止毀壞草原森林等植被、非法開墾佔用草原及林地,在草原、林地上從事非法經營等活動,視情節及時報所轄村委會或鄉鎮人民政府;監督制止責任區內隨意傾倒垃圾、亂堆亂放生産生活物資、焚燒農作物秸稈等行為,監督制止責任區內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排污行為。

  據了解,建昌縣的1999名生態管護員的補貼按每人每月300元核發,實行“基礎補貼+績效補助”,按照基礎補貼80%、績效補貼20%的比例發放。基礎補貼每月發放一次,績效補貼根據年底考核情況兌現。生態管護員制度的施行與管護員上崗履職,讓更多的貧困群眾在家門口找到工作,增加收入。該方式除精準扶貧外,還讓貧困群眾參與生態建設、生態管護,不僅補齊了建昌縣生態扶貧的短板,也為建昌保護好綠水青山夯實了基礎。(記者 李萬東)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