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正文

東海艦隊航空兵某團戰鬥起飛千架次承擔釣魚島維權

2015-12-27 07:11:29|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杜軍帥

  東海艦隊航空兵某團戰鬥起飛千架次承擔釣魚島維權

精細化協同演練。喬天富攝

  “和平年代,人們總感覺戰爭很遙遠。而對我們來説,每次戰鬥起飛,都是一場鬥智鬥勇的戰爭。甚至,不僅僅是鬥智鬥勇。”

  東海之濱某機場,在戰機起飛的巨大轟鳴聲中, 聽著有“海空雄鷹團”之稱的東海艦隊航空兵某團第三十任團長陳剛的講述,記者感覺離戰爭和較量如此之近。

  2013年11月23日,我國宣佈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俯瞰地圖,這片區域恰如我國領空東大門外的一面盾牌,新一代“海空雄鷹團”人正是忠實的守衛者。

  隨時準備升空作戰

  在機場跑道旁邊不遠,有一個兩排簡易房組成的外場戰鬥值班室。巨大的發動機試車的轟鳴聲,讓談話必須趴在耳朵上或者借助手勢才能進行。

  值班室外,記者看到,4個由飛行員在休息時間自發用碎石子拼起來的1米見方的大字——“祖國放心”,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

  走進一間9平方米左右的房間,陳設簡單,只有兩張床,一台工作用的計算機,以及一些飛行戰鬥裝具,這是用來供值班飛行員休息的,飛行員在機場進行戰備值班,抗荷服24小時不離身,手槍時刻挂腰間,確保當空情警報響起時,可以隨時起飛。

  近年來,個別國家明顯增強對我國的情報蒐集工作,利用偵察機、無人機,甚至戰略轟炸機進行試探和挑釁。不少飛行員都有和外國軍機“短兵相接”的經歷,語音警告、外逼等已經算是維權常規動作。有時,雙方僅相距十幾公里,進入導彈攻擊範圍以內,任意一方稍不冷靜,就可能擦槍走火。

  一次,我方戰機警報聲大作,燈光閃爍,才知道剛才一瞬間被敵機火控雷達鎖定。

  “2001年4月1日,王偉烈士起飛前肯定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我們也是一樣,上了飛機,就要放棄自己的一切。” 該團參謀長羅長明説。

  自承擔我國釣魚島維權任務以來,短短兩年時間,該團已累計戰鬥起飛上千架次。

  對飛行員來説,每一次戰鬥起飛並不是簡單的飛行,完成一次任務,而是準備作戰,上去打仗。團長陳剛説:“每當你駕機從公海飛回祖國懷抱,從海空雲端看到大陸的時候,你就會感到這就是我的祖國,那種欣慰和自豪的心情自心底油然而生,再苦再累也覺得值。”

  盯著對手過日子

  2013年11月23日,東海防空識別區劃設當天,該團就奉命升空起飛。這幾年,該團在擔負繁重訓練任務的同時,每天都有數架飛機24小時擔負戰備值班任務,幾乎每天都要戰鬥起飛,前出查證、偵查監視、驅離外逼。

  這是一支歷史厚重、戰功卓著的英雄部隊,更是一支深受“最高統帥巨大信任、關鍵時刻真正頂用”的王牌之師,在抗美援朝和國土防空作戰中擊落擊傷敵機31架,曾三次被毛澤東主席點將出征,取得了“同溫層開炮”“零高度殲敵”“雙機對頭著陸”等團隊空戰史上的“八個首創”,鑄就了“忠誠善戰、氣霸海空”的“海空雄鷹精神”,1965年10月29日被國防部授予“海空雄鷹團”榮譽稱號。

  英雄的榮光永遠在戰場,勝利者的勝利永遠在下一場戰鬥!2013年1月,浙東沿海某機場,霧靄瀰漫,大大超出戰機的最低起飛條件。“丁零零……”突然,上級指揮所傳來戰鬥起飛的命令。正在擔負值班任務的時任大隊長陳小勇、副大隊長李超心裏很清楚,一旦本場的天氣也變差,周邊將沒有機場能夠保障他們降落。

  危急時刻,陳小勇、李超經過細緻協商毅然決定起飛執行任務,駕駛戰機直奔當面海域,執行掩護任務,兄弟單位隨即通過數據鏈發來了“你們來了,我們就放心了!”的褒獎電。

  返航途中,飛機一進海岸線就全淹沒在雲裏,地標根本看不見,跑道也無法辨別,飛行員只能靠座艙儀錶指示進行盲降。憑藉著過硬的飛行技能,陳小勇和李超沉著果斷,默契配合,駕駛戰機穩穩降落。

  新世紀之初,該團在海軍首家改裝某型三代戰機。然而,現代的空戰樣式也走進了“發現即摧毀”的信息化空戰時代。

  現代空戰,何以制勝?

  “雖然空戰的樣式變了,但老一輩雄鷹人給我們留下了剋敵制勝的法寶——拿敵練兵,盯著對手過日子。”團長陳剛説,半個世紀前,戰鬥英雄舒積成為了打下敵機,每天都在琢磨敵機的飛行軌跡,並設想各種擊落敵機的戰法:起飛、躍升、搜索、接敵、開火,一個不漏地做動作。有時晚上想到一個問題,就趕忙記下來。經過刻苦鑽研,終於在15500米的“同溫層”擊落美制RF-57型高空偵察機。

  那年,海軍首支三代機“藍軍分隊”在該團成立,模倣主要作戰對手的作戰樣式,尋找現代空戰剋敵制勝之道。

  “要把未來對手的作戰思想、作戰方法和作戰樣式搞清楚,作戰中就要用敵人的思想去思考。”曾是首任骨幹成員的團長陳剛如是説。

  “難!太難了!”這是飛行員何鑫剛接觸藍軍分隊訓練時最大的感受。三代機的操作理念、作戰理念和二代機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以前自己的“習慣”都要打碎了重來。

  雄鷹喙羽始艱辛。經過幾年的苦練精飛,一支形神兼備的“藍軍”應運誕生,攪活了訓練場上的一池春水。

  2011年以來,外國某型無人偵察機多次在我近領海線附近開展偵察活動,活動頻繁,氣焰十分囂張。

  該型無人偵察機,有“大氣層偵察衛星”之稱,具有低速、高空飛行特點,難以跟蹤發現和偵察拍攝。

  面對難題,該團飛行員主動研究跟蹤監視方法,認真搞好戰術協同演練。

  一天,該型無人偵察機再次來犯。

  飛行員唐飛龍、曾建澤駕機冒雨起飛,迅速到達指定空域。

  由於該型無人偵察機高度高,且該高度層有民航通過,難以拍攝取證和跟蹤監視。

  曾建澤、唐飛龍保持飛機狀態迅速提升飛機至臨界極限高度,跟蹤監視並積極主動多次調整飛機狀態進行拍攝取證,在全軍首次成功取得第一手視頻圖片資料,彰顯了“藍軍分隊”的雄鷹本色。

  軍人犧牲豈止在戰場

  長期擔負戰鬥值班,飛行員都形成了一些“不良條件反射”,副團長吳安濤就有過這麼一次經歷。

  吳安濤的妻子是一名醫生,有一次,休假期間吳安濤去醫院接她下班,由於離下班還有段時間,便坐在椅子上慢慢進入了夢鄉。

  突然,下班鈴聲響起,正在睡夢中的吳安濤從躺椅上“嗖”一下筆直地彈起來,抓起外套就往外面跑,連鞋子都甩掉了。這場面,讓旁邊的妻子和醫院工作人員目瞪口呆。

  等回過神來,妻子才知道原來吳安濤是把下班鈴聲當成了戰斗轉進的鈴聲,夢中驚醒,條件反射地就去跑站位。

  只要聽到鈴聲響起,飛行員都會出現這樣類似的條件反射,這是他們長年擔負戰鬥值班養成的習慣。

  機務兵,是飛行員在忙時肯定在忙,飛行員不忙時他們也在忙的一群人。而對“海空雄鷹團”的機務官兵來説,單純一個“忙”字又很難概括他們的日常工作。發動機最大加力試車時,有150分貝左右。有時,機械師為了聽發動機聲音是否正常、有無雜音,甚至不戴耳機。

  機務三中隊指導員臧國權説,他每次回河南老家探親,媽媽總會抱怨他嗓門大,他總是嘿嘿一笑説“習慣了”。

  飛行是高風險的事業,離地三尺險,生死一瞬間。舍命的事業,需要忘死的軍人;高危的行業,需要無畏的作風。

  今年4月25日,該團在組織最大出動強度飛行訓練過程中,空射主任付慶華和楊傳銀突遇左發動機空中“驟停”的重大險情,這是該團改裝某型三代戰機以來首次遇到。

  “一定要把戰機安全飛回去!”他們暗暗下定決心。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座艙告警燈不停閃動,他們在空中三次點火重啟,均以失敗告終!兩名飛行員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兩人不敢有絲毫的大意,付慶華拉桿蹬舵,精心控制飛機速度和狀態;楊傳銀不斷提醒前艙注意飛機高度變化,兩人密切協同,通力協作,在地面指揮員的配合下,經過9分鐘的生死搏擊。最終,戰機穩穩地降落在跑道上。

  “只要備戰打仗有需要,我們都毫無怨言、一往無前。”該團“模範飛行大隊”教導員陳志偉説,這是雄鷹人專有的特質。

  軍人犧牲豈止在戰場!對該團官兵來説,每人身上都有一段鮮為人知、可歌可泣的故事。

  “人家的孩子是一點一點地長,我的孩子是一截一截地躥。”這樣的感覺,對於雄鷹團很多官兵來説,確有同感。

  2011年,肖建全隨隊到某地參與戰鬥值班,那時他小孩剛上幼兒園。臨行前,妻子開玩笑説:“你這一走,就不用為小孩操心了,多好。”

  後來,肖建全又轉至另一機場值班。近3年時間裏,他和妻子、小孩在一起的時間屈指可數。當他結束一階段任務輪換回家時,孩子都已經是小學生了。

  雕弓如滿月,枕戈射天狼。“海空雄鷹團“的飛將們目光如炬,緊盯著遠海深處那海天一色的海平面,時刻準備著再次點將出征!

  (趙海濤、周海濤參與采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