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沙特反恐聯盟意在對抗伊朗:只能添亂
資料圖:沙特阿拉伯國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親王聽取軍方簡報。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道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12月21日發表題為《為什麼説沙特的反恐聯盟不會奏效》的文章,作者為薩勒曼·拉菲,編譯如下:
近日沙特組建“反恐聯盟”的消息實在令人驚訝。但此舉的內在邏輯倒不怎麼出人意料。這一措施恐怕起不到消除地區恐怖主義的效果,反而會加劇地區地緣政治緊張關係。
此舉雖然凸顯沙特在中東(尤其是敘利亞和也門)“反恐戰爭”中的“深入參與程度”,但實際上只是為服務於沙特的首要外交政策目標——對抗伊朗。
這一“大聯盟”清楚地表明,在壓制伊朗和敘利亞的努力遭到慘敗後,沙特企圖直接將地區安全事務置於自己掌控之下。伊朗和敘利亞都沒有被納入這次的反恐聯盟。
正是這些國家的缺席,加劇了地區地緣政治關係的緊張。人們立刻産生了這樣的疑問:按照沙特及其盟友的説法,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難道沒有在和“恐怖主義”作戰?或者反過來講,難道沙特及其盟友沒有把“伊斯蘭國”看成是恐怖組織?
在談到新聯盟赤裸裸的宗派觀點時,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官穆罕默德·阿裏·賈法裏對當地媒體説,以色列、“伊斯蘭國”、沙特和美國是在串通一氣打擊什葉派,跟1300多年前遜尼派哈裏發的手腕一模一樣。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雖然敘利亞和伊拉克沒有被納入聯盟,但沙特副王儲聲稱,反恐聯盟將前往敘利亞、伊拉克這樣飽受“苦難”的國家打擊恐怖主義。
既然這些國家不是聯盟成員,既然這些國家仍然是聯盟的目標,那麼聯盟今後採取任何干涉行動都更容易被看成是對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侵略”,而非單純打擊“伊斯蘭國”或其他極端組織。
“反恐”聯盟不僅沒有對“恐怖主義”給出明確定義,而且把伊朗和敘利亞排除在外,此舉無疑會置許多聯盟成員國(尤其那些與沙特和伊朗同時保持良好關係的國家)于尷尬的境地。
新聯盟成員幾乎都站在宗派分割線的遜尼派一邊,它們內部在一系列重要政策領域仍然存在嚴重分歧。這種分歧很可能得到進一步強化,因為新聯盟企圖把一些在外交政策方向上差異巨大的國家捆綁在一起,比如尼日利亞、土耳其和馬來西亞。因此,新聯盟成為有效的國際安全同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另一個問題是,諸如巴基斯坦這樣的國家(擁有人數可觀且政治活躍度頗高的什葉派人口),究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參與這一具有排他性質的“遜尼派俱樂部”?對這些國家來説,新聯盟明顯的反什葉派姿態將會成為麻煩根源。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得到伊朗的無條件支持,就更不用説黎巴嫩真主黨了。沙特聯盟及其干涉行動在此情形下將體現出宗派色彩。對於巴基斯坦、黎巴嫩這樣政局不穩、又擁有眾多什葉派民眾的國家而言,這種宗派色彩是難以承受的。不出意料,巴基斯坦對自身“參與程度”表現得相當謹慎。
過去巴基斯坦曾至少2次排除了向海外派兵的可能性。
11月,當被問及巴基斯坦是否有可能參加由美國領導的反“伊斯蘭國”聯盟,巴陸軍發言人阿西姆·巴傑瓦説:“我們並不期待參與本地區以外的事務。”
這樣的問題同樣存在於其他聯盟成員身上。比如,我們真是該好好看看土耳其和埃及準備怎樣合作打擊恐怖主義。這兩個國家的關係遠談不上和睦,因為土耳其對於埃及軍事政變以及2013年以來埃及軍方打擊穆斯林兄弟會的做法表現出非常強硬的態度。
類似的情況也存在於阿聯酋和卡塔爾之間,兩國的分歧讓人感覺新聯盟只能存在於紙上。比如,沙特、土耳其和卡塔爾政府一直堅決反對俄羅斯干預敘利亞,但阿聯酋、埃及和約旦對於莫斯科的舉措持積極態度。
除此之外,面對西方國家與俄羅斯的駐軍及軍事行動,各國立場也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複雜性,這同樣會影響新聯盟的戰略考量。
比如,巴基斯坦等國在時隔多年後嘗試再次與俄羅斯接觸。這樣的國家將很難積極參與一個暗自違背俄羅斯中東利益的聯盟。這樣一個反伊朗和反巴沙爾的聯盟無疑給許多成員國帶來了政策難題。
鋻於新聯盟的空洞內涵,它不太可能取得成功,甚至不可能實現協調運轉,實現其目的,即清除沙特國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所謂的“病灶”。聯盟能夠實現的事情,而且頗為諷刺的是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的事情是,讓世界知道沙特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是“認真的”。(編譯/劉子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