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正文

揭秘戰機隱形戰場中兩重要部件:若故障危及安全

2016-01-19 14:15:13|來源:解放軍報|編輯:王雪瑩

  揭秘戰機隱形戰場中兩重要部件:若故障危及安全

  電波,在機場上空穿梭——空軍航空兵某部機務官兵紀事

  隆冬時節,華南某機場,戰鷹列陣,空軍航空兵某部機務官兵正抓緊時間進行起飛前的各項檢查。

  “100呼叫,聽到請回答。”“101收到。”年輕的機務軍官李軍民是一名電子師,他正坐在100號飛機座艙裏與101號飛機的電子員馬世光進行通話,通電檢查飛機上無線電臺的工作情況。

  如果將發動機比作戰鷹的心臟,那麼位於前設備艙的無線電臺就是戰鷹的喉舌和耳朵。通過電臺,飛行員可以與地面和空中戰友進行實時對話,發出、接收語音信息;地面指揮員也能隨時了解飛機狀況、空中態勢等信息,並據此及時下達指揮口令。 

  “102呼叫,聽到請回答。”102號飛機電子員閆巍在呼叫。

  “請重復。”李軍民似乎聽到哪不對,眉頭微蹙。經過仔細辨認,102號飛機通話中存在雜音,而在之前的飛行中並沒有無線電通信的問題。李軍民推測很可能無線電臺的遠距通信是好的,但近距通信出了問題。

  李軍民爬上前設備艙,在一通忙活之後,完成部件更換。再次通電檢查時,通信仍然有雜音。李軍民仔細檢查電臺,突然發現了一個很小的問題:部件連接電纜端口處有淡淡的銹跡。看到這裡,李軍民心裏有了底:前段時間機場駐地連續出現陰雨天氣,很可能是因為受潮生銹,引起連接收發機的電纜生銹,從而導致接觸不良。

  李軍民按照電路圖,用三用表檢查,確實有幾個針孔存在接觸不良的情況。他隨即對症下藥,用清洗劑對電纜插頭進行清洗並噴灑保護劑。重新將電纜連接部件,通話品質良好。

  由於無線電子設備易受潮,而駐地冬季陰冷潮濕、夏季高溫濕熱,對電子設備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只要天氣好,進場後,電子專業的機務官兵總會將前設備艙打開通風晾曬。“這次排除故障還算順利的,有時候碰到線路故障,需要一段一段地排查,加班加點就不在話下了。”閆巍説。但即使再辛苦,他們也要確保“故障不過夜、隱患不上天”。

  比起機械設備的“大塊頭”,航空電子設備明顯精細小巧得多,這就對維修精細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於經常與無線電打交道,電子師熊威對來無影去無蹤的無線電波瞭如指掌。熊威説,在看似無形的機場上空,其實存在著無數以光速傳播的無線電波。 

  機艙內的兩個設備引起記者注意,熊威介紹説:“這兩個部件在隱形戰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個就像是戰機的身份證,主要用於敵我識別,以防止出現認敵為友或誤傷友機的情況發生。另一個能顯示出飛機的氣壓高度和代碼,並將其發送給正在進行掃描任務的地面管制雷達,向空管人員提供飛機實時的高度和特殊代碼。一旦出現故障,戰機將有可能飛行在錯誤的高度甚至航線,嚴重危及飛行安全。”

  外軍航空兵曾經出現過一架飛機發生故障,不能提供正確實時的高度信息給地面雷達,而空管人員也未能發現問題,最終造成與另一架飛機在航線交叉處相撞的慘劇。作為電子分隊的“元老”,熊威常常拿這個事故教育分隊官兵:機務維護保障不能有半點疏忽,不然就會産生無法挽回的重大損失。

  “103號飛機電子系統發現故障。”地面空管人員向機務值班員反映飛機狀態。不待戰機落地,熊威早已趕到故障飛機所在的地標。等待中的他也沒有閒著,手拿一支鋼筆和一個小本,開始羅列所能想到的所有故障原因。

  經過外觀檢查、儀器檢測等方法,熊威推斷是控制盒故障。天氣寒冷,但在狹小的座艙裏排除故障,熊威的臉上冒出了汗珠。 

  更換新的控制盒後通電檢查、調試,電子設備工作正常。看著自己親手維修的戰鷹怒吼著拔地而起,直衝雲霄,熊威臉上滿是興奮和自豪。 

  在航空電子設備的大家庭裏,還有一個設備與飛行安全緊密相連:無線電羅盤。其作用是指示地面導航臺的位置,幫助飛行員辨別方向、對準跑道,實現安全著陸。每一架新出廠或者大修出廠的飛機都要校對無線電羅盤,這是電子專業官兵檢查維護飛機的重頭戲。

  一年冬天,電子分隊準備對剛大修出廠的105號飛機進行羅盤校對工作。這需要將飛機移動至各個角度進行檢查,因此,官兵通常是全體出動。“這需要團體配合,也是對分隊戰鬥力的考驗。”電子分隊分隊長王慧介紹説。

  “讀數360度,實測359.5度。”在測完最後一組數據之後,羅盤校對工作順利完成。王隊長走下座艙,再次向大夥兒強調:“如果羅盤誤差不在規定範圍之內,飛行員就可能在空中找不到導航臺、對不準跑道。”

  “品質在手中,安全在腦中,使命在心中。”這是王慧床頭卡上的座右銘,王慧一有空就研究現代戰機電子設備的發展,將好的做法應用到維護工作中。

  幹機務工作4年了,李軍民已經熟悉了戰鷹的轟鳴、聞慣了煤油味,由於業務成績優秀,他即將擔負修理廠電子分隊分隊長一職。李軍民説:“無論是什麼職務,只要我是一名機務兵,就會用油槍給戰鷹加好每一次油,拿電筆給設備做好每一次測量,讓戰鷹安全順利地飛行!”

  ■周界華陳宋本報記者徐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