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島部署戰機:防禦圈延伸數百公里覆蓋南沙
永興島航拍資料圖片
原標題:永興島有雷達戰機天經地義 能在必要時防禦反擊
永興島最近成了美國媒體熱衷炒作的新熱點。繼炒作中國在島上部署“紅旗-9”防空導彈後,美國媒體23日再次炒作中國向永興島派遣殲-11和殲轟-7重型戰機。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表示,中國在本國領土上部署有限的防衛設施是完全正當合法的。那麼為了行使自衛權,中方需要在永興島上部署哪些防禦裝備呢?《環球時報》記者24日就此採訪了數名中國軍事專家。
永興島需要哪些防禦裝備?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23日報道,2名美國官員表示,中國已向南海西沙群島的永興島上派遣了戰鬥機。報道稱,美國情報人員在過去幾天發現中國向永興島派遣了殲-11和殲轟-7“飛豹”戰鬥機。此前還有外媒稱,中國向該島部署了兩組地空導彈(“紅旗-9”),包括8輛運輸發射車。報道指出,中國以前就曾向永興島派遣過戰鬥機。去年11月,中國媒體就曾發佈島上停放殲-11戰鬥機的圖像。
為了保衛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的領土,我們應該在永興島上部署哪些裝備呢?中國軍事專家李傑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總體而言就是兩大方面,一是搜尋探測系統,二是攔截和打擊系統,而且這兩大系統應該是由由遠至近、從低到高的多層次的多種裝備組成,從有效可靠應對多向來襲目標的角度考慮,要形成“看得遠、辨得請、打得準、有威懾”的防禦系統。
具體而言,中國應該在島礁上部署具有探測距離遠、能力強、對隱身目標和掠海飛行目標可以有效探測的雷達系統,比如可以部署一些高頻雷達。還可以利用我們的在軌衛星加強對相關海域的偵察,並充分利用周邊廣大漁船上的通信設備將各方面的信息集中匯總到永興島上。除了這些裝備,未來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將探測距離更遠的預警機、空中警戒機派到島上加強對空、對海搜尋警戒。李傑認為,除了雷達系統,防空武器和反艦武器也應該部署到島上,就拿防空武器來説,不僅應該部署被外電炒作的“紅旗-9”來防範中遠距離來襲的敵方導彈,還要部署防空高炮以及短程的對空導彈形成一個有效的防禦網絡。還要部署反艦導彈,在不會影響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國家利益和海洋權益受威脅時,要有應對能力。
另一名中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由於永興島上建有機場等重要設施,必須部署適當的防禦力量。首先是出於情報保障需求的對空、對海搜索雷達以及紅外和光學偵察器材,以便提供島嶼周圍基本的海空情況。其次,部署合理的防空力量。第三,部署一定量的地面部隊、火炮和反蛙人武器,用於日常防務。
派戰機意義重大
一名中國軍事專家認為,中國要不要向永興島部署戰機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無需爭議。但從軍事角度看,向永興島部署戰機意義重大,在這裡部署戰機,進可以前出到南沙永暑礁附近,退可以回到防護更加嚴密的海南島,可謂進可攻退可守。永興島距離海南島南部大約300公里,相對於海南島部署的戰機,在永興島上部署戰機可以將防禦圈和制海範圍延伸數百公里,使其活動範圍覆蓋南沙群島。這裡也可以作為在南海上空巡航的中國戰鬥機的一個落腳點,以提高在南海上空巡航的時間。更重要的是,永興島可以受到基於海南島的空中力量的有效保護。
永興島距離南沙永暑礁大約800公里,在這裡部署重型戰機,基本讓南沙的永暑礁處於重型戰機的制空作戰範圍內。在這種情況下,從這裡起飛的戰機可以有效掩護南沙島礁上的機場,這樣形成環環相扣、相互支援掩護的局面。此外,永興島機場進行部署和起降,有利於提高飛行員海島機場起降的技能,熟悉海島機場環境,也為飛機的維護保養積累經驗。
永興島佈防中國説了算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西沙群島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中國領土,中方在自己的領土上進行建設和部署完全是主權範圍內的事情,天經地義,無可非議。
中國專家認為,僅僅在永興島上部署戰機和“紅旗-9”防空導彈是不夠的。從目前西方公佈的照片來看,中國在一些島礁上部署的雷達仍然是導航雷達和氣象雷達,因為其雷達天線罩較小,且部署于“雷達塔”上。如果用於軍事防禦,在永興島這樣的島嶼上應該部署更大型的對海和對空警戒雷達,必要時可以部署氣球載雷達等新型雷達。此外,必須建設一定量的通信系統,例如光纖或者衛星通信站等。為保障機場的正常運行,導航雷達以及對空通信設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本報記者 劉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