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運輸機空投試驗遇重大隱患暫停 軍士長解決
蔡條陽
謀打仗是軍人天職
空投先鋒
空降兵某機械化團戰士,三級軍士長軍銜,榮立三等功2次。 陳立春攝
原標題:新型運輸機空投試驗遇重大隱患暫停 軍士長解決
西北某地,碧空如洗。幾架大型運輸機呼嘯而過,空中瞬間充斥著硝煙味。
“不好,飛機鎖未能解鎖,貨臺不能釋放!”隨著上士陳世剛一聲驚呼,大家的心立即提到了嗓子眼上。
此時,每個人都清楚,如果裝備不能離機,牽引傘在飛機尾部充氣,很可能釀成重大事故。
千鈞一髮之際,三級軍士長蔡條陽卻異常鎮靜,他果斷發出指令:“1、2號手迅速就位,實行緊急係留;2號手拿鐮刀,砍斷牽引繩……”隨著他一個個乾淨利落的出擊手勢,數噸重的全地形車終於安全係留。
“無論是空投武器彈藥、生活物資,還是裝甲戰車,只要能空投的裝備他都能帶領戰士精準投放、分毫不差。”提起蔡條陽,連長劉高朋話語中充滿了信任。
從普通新兵成長為一名重裝空投的“兵專家”“技術先鋒”,蔡條陽的追夢之路並不平坦。
剛開始聽外軍專家講空投系統理論時,他感覺就像是聽天書。咋辦?語言不通,他就自費購買外語字典和書籍,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記,一句話一句話地學;線路不明,他就手握零部件順藤摸瓜,一邊摸一邊畫。經過勤奮刻苦的強化加壓,蔡條陽在短時間內掌握了空投系統的基本理論和捆綁方法。在集訓總結表彰大會上,他獲得“重裝空投優秀學員”證書。
那年7月,一場軍事演習在西北某基地拉開帷幕。西北高原的空氣過於乾燥,他總是流鼻血。為不影響訓練,哪邊鼻孔出血,他就把哪邊堵上。他常説:“成功的道路上不會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是在不斷地摔打中逐漸成長的。”憑藉著不怕吃苦、努力鑽研的勁頭,他在幾個班長中脫穎而出,被破格提升為代理排長。
儘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他並不滿足,又開始實施自己的“人才培養”計劃,他為每個人的訓練進行“量身定制”。戰士馬仲銳剛分到空降勤務連時,基礎十分薄弱。蔡條陽主動與他“結對子”,手把手指導。在不久前上級應急拉動中,馬仲銳和其他3名戰士在短時間內對某型脫離鎖精確定位,快速裝配。當看到一簇簇傘花從機艙“吐”出,合抱著傘兵、戰車徐徐落下,實現物傘分離安全著陸時,蔡條陽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處理特情讓不少人感到棘手,蔡條陽卻有自己的“殺手锏”。他總結出“一看、二試、三調整、四對接”的經驗,往往能將難題迎刃而解。他還將自己總結和整理的10余萬字筆記,上百條的心得體會印成小冊子,毫無保留地與戰友一起分享。
蔡條陽不僅熱心培養新人,還積極鑽研創新。有一年,某新型運輸飛機進行空投試驗,蔡條陽被派到現場參與試驗。在對事故系統進行空投論證時,技術人員發現重大的安全隱患問題,試驗任務被迫暫停。各級領導都十分著急。
第二天,從外地趕來的幾十位專家現場觀看錄影分析後仍無定論,相關廠家也束手無策。
此時,正在對空投裝備進行清理的蔡條陽聽到了專家們的討論,他走上前大膽提出自己的建議。經過反復研究,專家組採納了蔡條陽的建議,該新型飛機空投實驗任務圓滿成功。
■楊安梁 夏 彭
心聲
成功沒有捷徑
■蔡條陽
全軍只有一支空降兵部隊,重裝空投的難題沒有可借鑒的經驗。任何一個小失誤都有可能釀成大危險,導致空降敵後的戰鬥員無法形成戰鬥力。要想在重裝空投領域取得突破,必須要有刻苦鑽研的勁頭和不服輸的精神,不斷探索實踐,才能確保精準投放、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