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正文

陳虎點兵:四代機逼瘋程式員?事情沒那麼簡單

2016-03-25 10:06:03|來源:新華網|編輯:王濤

  原標題:陳虎點兵:四代機逼瘋程式員?事情沒那麼簡單

  新華網專稿(陳虎)近日,網上有一則題為“F-35逼瘋程式員”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文章中稱,按美軍計劃,F-35應在2016年底形成作戰能力。但目前F-35存在的問題還很多,特別是作戰軟體、飛行軟體的編程和測試工作量極大。要想如期完成,可要把美軍程式員“逼瘋”了。

  表面上看,這則消息反映出F-35對軟體和智慧的要求頗高。實際上,從中更應看到四代機在形成戰鬥力和融入現有空戰體系時所遇到的矛盾和問題。而這些矛盾和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的地方也很多。

  所謂“四代機”,其核心技術性能當中,隱身被排在了第一位。戰鬥機能隱身,大大降低了對方雷達的效率,這顯然對空戰相當有利。但處處講究“隱身第一”,也必然帶來種種問題。

  首先,因為強調隱身,四代機服役後改裝就比較困難。特別是外形,外形稍有改變就可能破壞隱身效能。

  其次,戰機對武器挂載的適應性降低。比如之前的三代機,研發出新的空戰武器、對地攻擊武器,很簡單,把它挂上去,火控軟體稍做調整,能夠使用了。但四代機不行,因為任何外挂都會破壞隱身效能。新的空戰武器、對地攻擊武器出來之後,能不能適應戰機彈艙尺寸,能不能適應即有的投放和發射環境,各種細節都要考慮。

  説到底,注重隱身能力的四代機要形成戰鬥力,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融入現有的空戰體系。大家都説新一代戰機如何厲害,但空戰能否取勝並不完全取決於戰機性能,更大程度上是空戰體系的對抗。美軍的空中作戰能力很強,那麼最核心的東西厲害在哪兒?僅僅是因為美軍戰機始終領先其他國家一代的代差嗎?恐怕並非如此。

  這個問題在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腦、汽車上就能體現出來。一款新電腦、新汽車上市之後,生産廠商會吹得很厲害,如革命性進步云云。但用戶真正使用時會發現,它和前一代産品之間所謂的技術差距,在體驗、感受上並不特別明顯。

  戰機也是同樣道理。對美軍而言,其空戰體系包括了情報、後勤支援、電子戰、預警、通信等子系統。一型新戰機裝備後,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融入這個體系。四代機強調隱身的特點,又為融入帶來了諸多困難——要讓對方看不見你,以往的協同戰術有一些東西就行不通了。

  例如,四代機與三代機協同,三代機間的戰術就不能用了,否則會暴露四代機;但協同又必須進行情報交流,所以數據鏈很關鍵;而數據鏈的電磁波交互、通信又會破壞四代機的隱身性能……

  美軍研究隱身戰機時間很長,從B-2、F-117,到F-22,再到F-35。F-117曾投入實戰,但很快又退役了。接著F-22服役,號稱形成戰鬥力,但遲遲不見美軍在作戰中的大規模運用。

  直到今天,即使美軍同時裝備了F-22、F-35,實現了所謂高低搭配,它們能徹底代替三代機嗎?顯然,在一段時間內,答案都是否定的。因為它們都面臨著怎樣更好的融入到現有體系中的問題。如果融不進去,就必須重新設計和打造一整套新的戰術、戰略體系。這種規模的變革,其行政難度、技術難度、耗費的時間和資金,遠比研製一型四代機高得多。

  就目前的形勢看,不僅是F-35要把程式員逼瘋了,更準確地説,是四代機們要把程式員逼瘋了。同樣的問題美軍會碰到,其它任何研發和使用四代機的國家遲早也都會碰到。到現在,美國人磕磕絆絆的走了十幾年,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而其他國家在這方面的積累,應該還很少的。

  我們需要從更高的角度、更大的視野去看待四代機。要想讓四代機真正成為空戰之王,必須考慮空戰體系的融入或建設。在此期間,三代機的發展和改進同樣不可或缺。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