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列裝新型戰場偵察雷達 可監視隱蔽目標
原標題:解放軍列裝新型戰場偵察雷達 可監視隱蔽目標
22年前,他們決定向國際上一種剛剛萌芽的新型雷達技術發起衝鋒;22年後,某新型戰場偵察雷達在他們手中誕生。國防科大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某課題組三代人接力攻關——
潛心22年,成就一件大事
開欄的話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今年兩會上,習主席在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指出:“靠改革創新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是決定我軍前途命運的一個關鍵。”
創新驅動,一個時代熱詞的流行,再次標定了創新力之於戰鬥力的重要方位:創新能力是一支軍隊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提高戰鬥力的加速器。
不日新者必日退。世界軍事史告訴我們,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我們能否選準突破口,加強前瞻性、先導性、探索性的重大技術研究和新概念研究,直接攸關我軍能否搶佔未來軍事競爭戰略制高點。
創新是一道“概念題”,究竟該如何破題?創新是一門“實踐課”,究竟有怎樣的酸甜苦辣?創新是一場“競速賽”,背後有什麼樣的較量?從即日起,本版推出“創新驅動新聞觀察”專欄,從科研院所、基層部隊等不同層面,發掘創新故事,剖析典型事例,為我軍現代化建設創新驅動發展鼓與呼。
一束雷達電磁波掃向遠方,穿過草叢、墻壁、地表。一簇簇躍動的光點同步顯現在顯示器上,隨即形成清晰可辨的圖形。
經過22年三代人接力攻關之後,我國某新型戰場偵察雷達終於研製成功了!
如今,這種新型戰場偵察雷達完成設計定型,開始生産列裝。依託這一關鍵技術研製的另外兩種戰場偵察裝備,則早已批量生産投入部隊使用,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鬥力。
“我們潛心22年,終於幹成這件大事。”課題組負責人、國防科大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周智敏教授説。
“既然已經出發,那就堅持跑到底吧”
周智敏至今清楚記得,22年前,梁甸農教授投向自己的目光。
那天是1994年4月6日,在一間簡陋的實驗室裏,知名雷達技術專家梁甸農教授把周智敏等幾名年輕人召集在一起。他告訴大家,國際上一種新的雷達技術已經萌芽,將成為未來戰場新的偵察手段。
“我們應該瞄準這個戰略前沿技術,現在就幹起來。”梁教授把目光投向剛剛30歲出頭的周智敏。那目光裏,透著一種堅定與信任。周智敏想都沒想就決定加入進來。
這種新型雷達技術,信號和信息處理極為複雜。當時國內無人涉足,國外技術封鎖,系統如何設計?演算法怎樣突破?國內許多研究雷達的單位認為技術難度太大,紛紛望而卻步。
跌倒,爬起,失敗,重來……幾乎沒有人相信他們能夠成功,就連有的團隊成員也開始懷疑他們當初的選擇。在最初的幾年時間裏,研究工作多次陷入困境。有人産生了氣餒情緒:“光有目標找不到路,再搞也白搭”;有人好心勸慰:“實在不行,就調整方向吧”……
每次進退維谷之際,梁甸農、周智敏等課題組主要成員都選擇了堅持。他們認準了一個理兒:“新型雷達是未來戰場剋敵制勝的先進偵察手段,我們如果不幹,就會給國家和軍隊留下空白,在未來戰場上就會受制於人。”
這是一場沒有鮮花和掌聲相伴的寂寞長跑,他們這樣勉勵自己:“既然已經出發,那就堅持跑到底吧。”
“在一張白紙上畫幅畫,竟然這麼難”
“一開始,我們連最起碼的信號産生都無法實現。”周智敏説,當初他們決定在一張白紙上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卻沒想到在一張白紙上畫幅畫,竟然這麼難!”
有多難?儘管周智敏教授説得輕描淡寫,但我們仍可以從這些細節中窺見一斑——
前期試驗缺乏條件,他們就在辦公樓頂架設簡易軌道等試驗裝置;設置探測目標沒有制式裝備,他們就自製簡易火炮當目標;機載試驗時,由於經費有限,租不起專業試驗飛機,他們就租通用飛機;飛機上沒有廁所,他們就帶上兩個大鐵桶充當衛生間……
從零起步,自主創新。課題組從基礎理論研究開始,像“燕子壘窩”一樣,逐步建立起一套新體制雷達理論體系,以“水滴石穿”的韌勁,攻克了系統設計與研製、信號處理演算法等一個個技術難題,又用“愚公移山”精神完成了難以計數的各種試驗。
“燕子壘窩”“水滴石穿”“愚公移山”……這些詞語是團隊與困難搏鬥的真實寫照。檢驗雷達性能,需要進行地面試驗、機載試驗、高低溫試驗,以及各種環境、氣候試驗。課題組黎向陽教授説,這些年,他們跑遍了大半個中國,西北大漠、東北雪原、塞北草原、西南山區、邊防海島,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流汗是幸福的,是因為汗水澆灌的花最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