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門口五大“易爆”熱點公開 一島恐變天

2016-04-19 16:14:05|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鄧晨曦

  原標題:中國周邊安全面臨五大挑戰

  中國正在和平崛起途中, 伴隨著“成長的煩惱”,我國周邊安全形勢和安全結構也正在經歷重要的歷史性的調整與變化。整體來看,我國周邊安全形勢總體趨穩,但也存在越來越明顯的大國激烈博弈、海上爭端或將激化、地緣政治面臨新的挑戰、非傳統安全形勢嚴峻等新情況。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我國周邊安全或許面臨五大挑戰。

  一是大國戰略威脅與遏制不斷升級。中國的戰略性威脅主要來自美日。美國為了保持全球領導地位,推出“亞太再平衡”戰略,一方面鞏固和強化在東亞的傳統盟國關係,另一方面繼續在亞洲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地區尋求新的代理人,強化了遏制與防範力度。在可預見的將來,無論誰當選總統,美國都不會放棄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並繼續加強對華防範、競爭、遏制的一手。中美關係將長期維持既合作又競爭、既對話又摩擦的局面,雙邊競爭性的一面或許更加突出。同時還存在中美雙邊關係被第三方所“綁架”的風險。

  解禁日本集體自衛權的新安保法于3月29日正式生效,日本在國家“正常化”和軍事大國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日本緊隨美國之後,更積極地在中國周邊地區與中國展開競爭,以削弱和打擊中國在周邊地區的政治、經濟與安全影響力。中日在周邊地區的競爭日趨激烈。印度為了附和美日的戰略需求,積極地在中國周邊地區與中國展開競爭,並處處和中國攀比,對“一帶一路”消極、冷淡甚至猜疑,直接阻礙了“孟中印緬走廊建設倡議”的推進。

  二是兩海權益的爭奪更加激烈。兩海是指東海和南海。東海局勢起伏不定,變數增加,日本又加大了涉足南海力度。在南海問題上,越南、菲律賓是不太可能收斂挑釁態度的。中美圍繞南海問題乃至海洋規則與秩序的博弈具有長期性,南海軍事化趨勢將加大意外摩擦發生的可能性。海上安全的博弈將在外交、軍事和法理多領域展開,尤其是中菲南海仲裁案在2016年將有結果,相關法理鬥爭將更為尖銳。

  4月11日,在日本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外長會發表海洋問題聲明,強烈反對在南海填海造地及興建軍事設施。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2日表示,中方對七國集團有關做法表示強烈不滿,敦促七國集團各成員國恪守在有關領土爭議問題上不持立場的承諾,充分尊重本地區國家的努力,停止一切不負責任的言行,真正為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可見,海上紛爭將進一步複雜化。

  三是兩島突發性風險急劇增加。兩島是指朝鮮半島和中國台灣島。新年伊始,朝鮮接連核試、射星,美國大軍和大量尖端戰略武器進入半島。聯合國安理會3月2日一致通過第2270號制裁決議,這是史上最嚴厲的涉朝制裁決議。美韓聯合軍演“關鍵決斷”和“鷂鷹”從3月7日至4月30日舉行,這是自1976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演習。史上最嚴制裁遇上了最大軍演,朝鮮半島或許遭遇了自朝鮮戰爭停戰以來的最大危機,美韓對朝劍拔弩張,半島上空戰雲密布,似乎處在戰爭的前夜。歷史告訴我們,半島安全形勢任何顛覆性的變化都會對中國安全帶來強烈衝擊,如何應對半島危局,對中國是一場不小的考驗。

  現在離中國台灣地區新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執政時間5月20日越來越近了,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在一份題為《建立東亞區域秩序》的報告中給美國政府提了5條建議,台灣《旺報》4月11日報道,美在臺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前處長楊蘇棣參與了報告撰寫並建議美國政府:尊重台灣強而有力的民主制度;應該繼續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美軍應在亞太地區維持強大軍力;最後華盛頓應該明確告知北京,“美方長期堅持的就是兩岸問題不能以威脅或武力解決”。這説明美國強烈干預和介入台灣問題的可能性增大,台灣局勢不確定因素增加。更須警惕的是,美日很可能以推動上述兩海與兩島問題聯動態勢,形成對中國全面遏制的戰略競爭局面。

  四是周邊中小國家的變化及對華影響。中國周邊一些國家不同程度上存在政治與社會發展滯後、國家治理能力有限、行政效率低下、貪污腐敗嚴重、國內政治派別與利益集團眾多、民族與宗教問題存在潛在的衝突等,這些問題會對我國邊疆地區産生程度不一的消極影響。特別是美國將觸角伸向這些國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周邊安全態勢。

  五是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威脅進一步加劇。近年來,全球非傳統安全問題日趨上升,恐怖主義威脅和互聯網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仍處在高風險期。由於恐怖組織的擴張與襲擊目標的泛化,國際反恐合作進展有限,在世界範圍內發生大規模恐怖襲擊事件的可能性難以排除。面對恐怖主義這類地區安全的重大威脅,中國仍需繼續通過各類多邊國際機制加以應對。

  認清上述安全問題,或許有助於我們在習主席“總體國家安全觀”和“親、誠、惠、容” 周邊外交理念的指導下,在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同時,尋求突破安全困境的方法與路徑。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