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雙槍女兵變身女特警 槍口頂在掏傢夥嫌犯頭上

2016-04-22 16:23:22|來源:中國軍網|編輯:李邵鵬

  原標題:西沙雙槍女兵變身女特警 槍口頂在掏傢夥嫌犯頭上

  為緣尋找,為愛堅守。中央電視臺大型尋人節目《等著我》,使許多經歷過炮火硝煙的老兵,在有生之年接續了永難磨滅的戰友情。今天,身處信息網絡時代,許多過去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突然變得輕鬆起來。或許,只需輕點滑鼠、滾動螢幕,昔日戰友的音容笑貌便會即時呈現在掌心。在“軍報新媒體·西沙紀行”活動中,報道組記者走進西沙女兵班,就親身經歷並見證了這樣的“傳奇”。

  連線——

  尋找“雙槍老蔡”

  西沙雙槍女兵變身女特警 槍口頂在掏傢夥嫌犯頭上

  沒來西沙之前,就聽説過西沙曾經有個名叫蔡秀娟的女兵,號稱“雙槍老蔡”。4月14日,記者來到海軍西沙某水警區通信連女兵班,與幾名守島女兵聊起了“老蔡”的故事。

  據説,“老蔡”當年在男女混編的通信連中也是排頭兵,隊列動作沒的説,呼號喊得震天響,力壓一群男兵,能把全連的呼號聲帶高兩個八度!

  據説,“老蔡”擅使雙槍,兩支54式手槍。在一次全區部隊的軍事比武中,“老蔡”雙槍連射,遠處的鋼板人頭靶十發十中,從此一戰成名。

  據説,“老蔡”一到報房,站在電臺前,神情從容淡定,猶如一切盡在掌握中。首長一聽是“老蔡”值班,情況再緊急,心裏都踏實。

  其實,那時的“老蔡”並不老,花一樣的年華。作為首批編配西沙部隊的女兵,2001年上島時,她不過19歲。2005年告別軍營時,她也才23歲。之所以叫“老蔡”,那是因為業務能力強,工作樣樣突出,年年被評為優秀士兵,還曾榮立三等功,當選過西沙部隊“十佳天涯哨兵”,所以才被外界稱為“西沙第一女兵”。據説,連水警區首長見了她,有時也叫上一聲“老蔡”。

  説起“十佳天涯哨兵”,在西沙那可是非常高的榮譽,含金量相當高。西沙的男兵女兵,甭管守島多久,如果退伍時,行李中有個“十佳天涯哨兵”的獎盃,那心情是不一樣的!要是沒有它,就是幹得再出色,心裏也難免有些失落。但偌大個水警區,每年只有10人獲此殊榮。由此看來,“老蔡”當年離開軍營時,心裏應是無憾的。

  聊天時,女兵們很關心,“老蔡”現在過得怎麼樣?幾經週折,記者找到蔡秀娟的電話,很快撥了過去。

  電話裏的聲音乾脆利落,“老蔡”依然是當年的“老蔡”。聽到記者現在正在西沙,“老蔡”的語氣一下子興奮起來。

  “離開永興島已經11年了,現在還會想西沙嗎?”

  “想啊,天天想啊,有時做夢都會夢到!”

  “平時關注西沙的新聞嗎?”

  “當然了,三沙市成立後,就連三沙市的微信公眾號我都有關注。”

  “平時,和當年一起守過島的戰友還有聯繫嗎?”

  “有的,女兵班7個人,我們6個有聯繫,就有一個叫孫靜的戰友現在怎麼也聯繫不到了。”

  “有什麼想對今天的西沙女兵們説的嗎?”

  “我想對現在的女兵們説:首先要當好一個兵,只有這樣才能當好一個女兵。不是誰都有機會成為西沙女兵的!希望你們珍惜在島上的生活。因為一旦離開,可能就沒有機會回來了。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

  尋找——

  首批西沙女兵“團聚”了

  西沙雙槍女兵變身女特警 槍口頂在掏傢夥嫌犯頭上

  首批編配西沙部隊的女兵班7名戰友的合影,左三為老蔡,右二為孫靜。韓亞輝攝

  對蔡秀娟的電話採訪結束了,但記者知道“老蔡”心底還有一個遺憾。當年守島的7姐妹今天還有一人失去了聯繫。

  這名戰友現在在哪?她過得還好嗎?都説互聯網是萬能的,能不能借助網絡與媒體的力量,幫“老蔡”找到她呢?

  由追蹤“西沙第一女兵”“雙槍老蔡”,到幫“老蔡”尋找失聯11年的戰友孫靜,4月15日18時許,一條《記者追蹤:“西沙第一女兵”雙槍老蔡今何在?》的稿件在“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軍報記者”微博微信等解放軍報新媒體各平臺推送了。

  尋找“雙槍老蔡”的微信文章一經發佈,很快在朋友圈刷屏,各路媒體、網友紛紛接力轉發。大家既為“西沙第一女兵”喝彩點讚,同時也為幫“老蔡”圓夢而努力。得知“老蔡”尋找的戰友是河南籍,河南當地媒體和網友、戰友,對此事給予了高度關注和大力協助。

  不得不感嘆互聯網和“朋友圈”的神奇。報道推送僅2個小時後,尋找失聯西沙女兵的消息就有了回應。一位名叫“黃愷”的網友在中國軍網微信文章後留言:“老蔡是我的同年兵,孫靜我認識的,請聯繫我。”

  接到該網友留言後,記者第一時間與其進行了聯繫。當天晚上,網友“黃愷”便與身在武漢的蔡秀娟互加了微信,兩人在寒暄後細聊了孫靜的情況。

  由於當天時間已晚,蔡秀娟沒有立即和孫靜聯繫。4月16日7時許,按捺不住內心激動的蔡秀娟便與孫靜互加微信建立了聯繫。親切的問候、熟悉的聲音、一起守島的日子,讓蔡秀娟和孫靜兩人感慨萬分。

  網友微信接力13小時,海軍首批西沙女兵7姐妹時隔11年後,終於“團聚”啦。

  探訪——

  從女兵到“警星”的轉身

  “老蔡現在的生活過得咋樣,還在用雙槍嗎?” 蔡秀娟和戰友“團聚”後,仍有許許多多的網友關注她如今的情況。記者懂得,網友們詢問的背後既是對守島官兵的關心,也是對西沙與南海的關注。為滿足廣大網友的心願,在與蔡秀娟溝通後,記者4月16日直飛武漢。原來,蔡秀娟退伍後的故事,竟也頗為傳奇。

  2005年,蔡秀娟退伍後,報考了武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面試時,考官得知她在西沙服役的經歷,鄭重地對她説:“這個地方我知道,很不容易,你作為一個女孩子在那裏守了5年,還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今天我要給你高分。”最終,蔡秀娟順利通過選拔,當上了一名女特警。

  新訓期間,蔡秀娟的槍法依然出眾,可在散打、摔跤、跆拳道、化粧偵察這些課目上,卻頗有些跟不上趟了。為啥?與蔡秀娟一起特招進特警隊的同事,除了她以外,或是體院、或是警校畢業生。蔡秀娟作為一個通信專業的退伍女兵,想要在其中脫穎而出,挑戰之大不言而喻。

  那段時間,蔡秀娟壓力特別大,對於能否堅持下來和勝任工作産生了懷疑,晚上失眠是常事兒。一次訓練拉韌帶,劈叉下不去,幾個人幫著壓,疼得她眼淚都流出來了。

  “‘西沙老蔡’那麼有名,也不過如此嘛。”一名教官的話讓“老蔡”受到刺激。從來視榮譽為生命的她拼了!從此咬緊牙關,加班加點苦練。功夫不負有心人,到新訓結束時,她各項訓練成績都迎頭趕上,還參加了彙報表演,讓許多人刮目相看。及至後來,在一次全國公安系統組織的大比武中,武漢市公安局選拔了兩名女隊員,其中之一就是蔡秀娟。

  作為特警,面臨的危險場面自然不會少了。蔡秀娟還記得第一次參與抓捕行動時的場景。到了現場,她和其他4名女特警跟隨突擊隊上樓。“3、2、1!”犯罪分子的房門被一腳踹開。“不準動!警察!”從睡夢中驚醒的嫌犯剛想掏“傢夥”,蔡秀娟的槍口已經頂在他的腦袋上。打那之後,她參加的此類驚險任務就多了去啦。

  “軍營的經歷對現在的工作有什麼影響嗎?”記者問道。

  “人什麼時候心中都要堅守一個信條,否則,就容易迷失自己。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這是當年部隊教給我的,我也一直從中受益。”説到這,蔡秀娟笑了:“成為特警後,我還當了7年的寢室長,每次評比,我們寢室都是最乾淨、最整潔的。”

  前兩年,武漢市公安系統實行警務機制改革,蔡秀娟又從“地上”轉到“地下”——與另外幾名同志負責武漢地鐵4號線的7個站點警務。地鐵站人流量大,求助、問路的人絡繹不絕。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蔡秀娟還養成個習慣:每次上街都坐在靠近窗口位置,為的是了解各站內外地標性建築、場所路線,不到半年成了“武漢通”……

  憑著“熱心、愛心、細心”,蔡秀娟在武漢市2萬多名警察中脫穎而出,在2014年11月份被評為“武漢警星”,並在當年榮立了二等功。幹過刑偵多年的派出所所長對她説:“我當了20多年的警察,看人還是非常準的,你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

  通過蔡秀娟,記者還獲悉了海軍首批西沙女兵班其他人的情況:班長吳曉玲在當地鎮政府,副班長周麗在某市社保局,陳曉在銀行,王小梅、鄧蕓峰、孫靜在企業工作……“戰友們在他鄉都挺好的。” 蔡秀娟説。

  巧合的是,就在採訪蔡秀娟快結束時,西沙女兵肖爭妍打來電話。軍營生活條件的改善、三沙市的新變化、訓練上取得的新成績……新老兩代守島女兵聊得非常熱烈。

  聽著她們的談話,記者心裏也由衷地高興。是啊,“老蔡”的故事講完了,而西沙女兵的故事仍在繼續,她和戰友們正在續寫新的傳奇故事……(曲延濤 鐘魁潤 王雪振)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