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清理醫療環境關乎人命 軍隊不會藏著掖著

2016-05-04 10:18:17|來源:環球網|編輯:鄧晨曦

  【環球網軍事5月4日報道】中國軍視網發表署名士言的文章:讓“魏則西事件”凈化生命環境,人類文明的每一次推進,都會與一些典型的名字或事件聯繫在一起。

  就像這個“五一”節,一個叫“魏則西”的大學生,連同他不幸的病症,以及圍繞這種罕見的病症所發生的一系列關於一條鮮活生命的遭遇,都在發酵著這樣幾個“伴隨性關鍵詞”:“百度”、“莆田係”、“部隊醫院”……

  當顯微鏡與放大鏡被交織地運用於一些口舌之辯時,我們也許更該退回一步,先清醒地辨別一下那些關乎生命最根本的訴求。

  醫學一開始當然是人文之學,這是從對生命的尊重開始的。《黃帝內經·素問》鮮明指出:執醫者必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晉代醫家更是明確:“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後來,社會各學術派別皆在“醫”之一字上達成一個統一的理念:醫乃仁術。

  人命值千金,故有《千金方》。但此處千金者,是指“人命至重,有貴千金。”正是看到生命的價值,清代名士徐廷祚説話便一針見血:“欲救人而學醫則可,欲謀利而學醫則不可。”話雖直白,算是點到根上了。

  魏則西的離世,因為這種罕見的病症,或許總歸不可避免。然而,這種生命的終結的歷程,卻無不讓人看到多個鏈條上“仁術”、“仁心”及“仁愛”的貧乏。

  有專家指出,現代醫者對疾病的診療越來越依賴儀器設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與患者彼此間的交流與溝通,出現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同時,隨著醫療衛生事業與市場經濟的接軌,滋生了醫德滑坡現象。

  然而,無論大環境還是小環境,人的求生環境絕不容許各種花樣的污瀆。這是人文精神的正義,也是國家必須捍衛的正義。

  於是,百度在付出該有的代價,它的股份下降了近8%,國家有關部門開始入駐調查;於是,新華社《瞭望》雜誌社10年前兩篇重量級關於中國民營醫院尤其是“莆田係”的新聞調查,再一次以更加醒目的方式被更大範圍傳播,“莆田係”必將被更透明定位;當然,現在,也有不少人開始把輿論的矛頭影影綽綽地指向“部隊醫院”了。

  中國軍隊的特殊性,要求所有冠以“部隊”名號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無一例外地執行其嚴謹的紀律性。“部隊醫院”不會,也不可能游離于中國軍隊嚴格的管轄之外。從去年開始全面展開的中國軍隊有史以來的最大規模改革,早已把“部隊醫院”納入其中。而且,就在國防部3月31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還專門強調,根據中央軍委統一部署,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分步驟停止軍隊和武警部隊一切有償服務活動。軍委印發的《關於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活動的通知》明確,對於國家賦予的醫療、科研等社會保障任務,以及國家指令性任務,納入軍民融合發展體系,創新政策制度予以規範。軍隊醫院等醫療機構,在完成軍隊醫療保障任務的前提下,將繼續為地方人員提供醫療服務,並且探索納入國家醫療保障體系的新模式。

  其實,我們的廣大網友很清楚,從小湯山到汶川,從抗洪大堤到玉樹高原,在許多危險性極高的醫療應急任務中,在大量抗洪搶險與抗震救災的第一方陣中,在槍林彈雨戰火連綿的戰場上,在生命需要的每一個緊急的瞬間,戴著軍徽的“部隊醫院”醫護人員,一直在以一顆對人民的赤誠之心,對職業的仁愛之心,對生命的敬重之心努力拼搏著。

  他們值得信賴!

  他們值得託付!

  在軍隊深化改革大潮中,請相信,“部隊醫院”一定會被放入越來越乾淨的“中國軍隊”大環境之內。想想吧,連徐、郭這樣的人都能被拿下,難道,清理醫療環境這樣關乎人民生命的事情,中國軍隊還會藏著掖著嗎?

  昨天,看到曹林評論中這樣一段話,印象深刻:“對大學生魏則西的不幸去世,我非常同情,對百度的很多問題,我也經常批判,但將兩者聯繫在一起進行歸因歸咎時,就應該非常慎重了,應有事實邏輯和法治思維。”這,才是推動魏則西事件走向生命環境變革更能付諸於實踐的認識。任何人也都不能以“魏則西事件”的個案,來詆毀和抹黑人民軍隊。

  其實,“魏則西事件”最後不管連帶了誰,我們都希望,這不是因為話題,而是因為事實,因為對生命環境的乾淨而聖潔的尊重!

  就在剛才,我們得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國家網信辦會同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對 “魏則西事件”進行調查。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武警部隊後勤部衛生局聯合對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進行調查。

  在事實更富有穿透力的今天,讓我們陪伴著魏則西尚沒遠去的靈魂,期待那必將被凈化的生命環境吧。

  這,應該是魏則西生命中最後也最有價值的遺産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