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波羅的海角力頻發 互相指責是否會擦槍走火
原標題:俄美波羅的海角力頻發 互相指責是否會擦槍走火
據俄羅斯衛星網5月7日報道,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表示,就美國在東亞部署反導系統計劃,莫斯科想得到該計劃並非針對俄羅斯的有法律約束力的保證。5月6日,俄外交部還發表聲明稱,俄羅斯視格魯吉亞、美國等國即將聯合舉行的2016“高貴夥伴”軍事演習為破壞外高加索地區軍事政治穩定的“蓄意挑釁”。
儘管此前種種跡象表明美俄關係正在回暖,上週一,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約翰·理查森上將還表示,希望美俄在波羅的海的關係能夠“正常化”。但近一個月以來,美俄在軍事上持續“硬碰硬”,角力不斷,美方一再指責俄戰機在波羅的海“屢次逼近”美軍戰鬥機和軍艦,令兩國緊張局勢再成焦點。
是誰在挑釁?美俄雙方互指責
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道,4月29日,美國國防部再次指責俄羅斯飛機在波羅的海上空進行挑釁性飛行。當時,美軍一架RC-135偵察機在波羅的海國際空域飛行,俄軍一架蘇-27戰鬥機飛近攔截對其進行“桶滾式”攔截,雙方最近距離僅7.6米。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該架飛機並未飛入俄羅斯領空,但俄方蘇-27戰機以“不安全”和“不專業”的舉動做出挑戰。發言人強調,這種翻滾飛躍的攔截方式不必要地令美俄關係變得緊張。
而這已是4月以來發生的第3起類似事件。此前美軍“唐納德·庫克”號導彈驅逐艦在波羅的海執行演練任務時,也聲稱遭到俄羅斯戰機的“模擬攻擊”,俄戰機距美軍艦最近時僅9米,雙方一度隨時可能在軍事上擦槍走火。
但莫斯科方面並不認同美方的説法。4月30日,俄國防部回應稱,俄羅斯戰機在波羅的海的攔截做法是完全正確的,因為美國偵察機“定期”在關閉應答器的情況下接近俄羅斯邊境,“所有俄羅斯飛機都按照國際空域的規定飛行。”
“此前國際輿論紛紛認為是俄方三度挑釁美方飛機,這其實是按照美方的輿論角度提出來的。”對於美俄此番爭執,外交學院教授高飛評論道。
“波羅的海可以説是俄羅斯在歐洲的出海門戶,因此,俄羅斯的反應一定程度上説也是迫不得已。”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徵受訪時認為,美國將偵察機和艦隊都部署到波羅的海地區進行“強度偵查”,已對俄羅斯的國土安全構成威脅,是俄羅斯難以容忍的“打擦邊球”做法,俄羅斯不得不對美軍行動採取相應措施。
高飛還指出,美俄雙方軍艦軍機的密集接觸也反映一個核心問題,即當前美俄之間的政治角力還在繼續,彼此互不信任,“正是因為美俄之間基本信任的缺失,美國才會把自己的偵察機放到俄羅斯很近的地方。所以這種密集交鋒的現象不是偶然,乃是必然。”
局部在回暖,為何摩擦卻不斷
從美國國務卿克裏三度訪俄,到德國外長在G7上提議俄羅斯重返八國集團,美俄關係已開始顯現出一些緩和跡象。美俄兩國近期也在推動敘利亞和談、共同打擊恐怖主義等問題上達成某些共識。此前普京在接受德國《圖片報》專訪時還表示,俄羅斯希望緩和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係,俄羅斯沒有必要追求超級大國地位,況且代價也過於高昂。
既然美俄雙方在外交上都力促融冰回暖,俄羅斯也釋放出願意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合作的意願,為何兩國在軍事上依舊頻繁交鋒、緊張不斷?
根本原因有二。第一,俄羅斯有自己的戰略利益訴求,波羅的海也是俄羅斯重要戰略發展空間。“俄羅斯通過一系列行動發出了一個非常強硬而清晰的信號,那就是涉及到俄羅斯本國利益和戰略空間的問題,俄方會堅決維護。”袁徵表示,俄方之所以在該海域積極與美方較量,很大程度是出於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
第二,美國出於維護其日益衰落的全球主導地位的考量,持續打壓俄羅斯的戰略發展空間,雙方存在嚴重的戰略互疑。“如果美國在對俄羅斯制裁的問題上不做出切實的改變,空談返回G8,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袁徵認為,美俄雙方真的要改善關係,美國必須要結束對俄羅斯的制裁和一些對抗性及敵對性的行動。“但從可預見的未來看,美國國內並未就此形成任何共識。”
此外,針對俄新社此前報道的美俄敘利亞問題合作一事,高飛指出,“雙方之所以會走向和解,很大程度上是俄以自己的強硬為自己贏得尊重。”高飛認為,雙方都希望通過展示“拳頭”的力量而不是真正通過政治談判來取得和解。這也是為何雙方在波羅的海地區軍事角力仍舊繼續,摩擦接觸時有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美國今年的國內政治環境也將阻礙雙邊關係的改善。“今年是美國大選年,要求對俄羅斯採取強硬態度的呼聲還是很高的。奧巴馬政府在最後一年的執政中也很難採取實質性舉措來大幅改善美俄關係。”袁徵補充分析道。
“因此,這其實是一種戰術上的較量,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較量。”高飛總結道,由於俄美雙方在類似波羅的海等地區的“貓捉老鼠遊戲”還會不斷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