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解放軍一次戰鬥出動10余種機型 場面壯觀

2016-05-16 08:09:38|來源:解放軍報|編輯:鄧晨曦

  原標題:低空戰鬥,10余型戰鷹聯袂出擊

  晚霞中,新疆軍區某陸航旅數十架戰鷹振翅起航,展開體系攻防“戰鬥”:偵察直升機實時回饋“戰場”信息,武裝直升機前出進行火力警戒,運輸直升機群依據“敵”我態勢調整隊形,避開“敵”雷達偵察及防空火力打擊,準確抵達預定機降點……  5月10日黃昏,天山北麓,旋翼飛轉。

  “一次低空戰鬥,10余種機型亮劍。”地面領航參謀曾展告訴筆者,群鷹齊飛,攜手作戰,得益於旅裏推行的大機群、多機型同時參訓的實戰化訓練模式。

  這一打破傳統的訓練模式創新,還要從去年的一次演習説起。那次,該旅運輸直升機成功實施“敵後”機降突襲後,由於未能和武裝直升機進行有效協同,返航途中被藍軍“擊落”6架。

  事後,參演官兵深刻反思:雖然近年參加演練演習次數不少,但幾乎都是單要素、單課目、單機種參演。這種各自為戰、單打獨鬥的訓法戰法已經不適應未來作戰需要。

  戰時仗在一起打,平時就應一起飛。對此,該旅領導認為:必須改變各要素分著訓、飛行員輪著上、各機型自己練的傳統訓練模式,緊跟改革強軍時代步伐,打破舊框框、實現新跨越,主動研究作戰規律,讓訓練場對接戰場。

  然而,組織大機群、多機型聯合訓練絕非易事:場地、空域、通聯、指揮和地勤保障都面臨著諸多挑戰。指揮員不僅要熟知10余種機型的戰技術性能,更要掌握機種協同、戰鬥分組、目標區分、航線制定等指揮技能,不容有絲毫差池。

  為了提升戰鬥力,必須啃下“硬骨頭”!他們大膽創新,探索形成一天多場、一場多域、一域多層、一層多機的全天候、全地域、全要素組訓模式,既可以將一個訓練場次劃分為多個空域進行訓練,又可以在每個空域根據訓練需求按照高度分層訓練。

  為提高指揮員的全面素質,他們通過院校送學培訓、兵種交叉任職、聯合指揮帶教、崗位實踐鍛鍊等方式,從單場次小規模組訓指揮練起,由簡至繁、由易至難不斷豐富指揮經驗,摸索戰法訓法,提高了指揮員隊伍的戰術素養和指揮本領。

  一次次硝煙滌蕩,一次次脫毛換羽。該旅飛行員的作戰本領越練越過硬。前不久,一場多機種協同火力突擊訓練在雨夜展開,直升機編隊突遇雷電,機群臨危不亂,長機快速協同各機組轉換隊形,駛離雷電空域,成功處置一場複雜氣象下的空中特情。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