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著手精簡軍工企業謀創新 並提高科研獎勵
資料圖片:中國軍工産品亮相阿布扎比防務展
原標題:英媒:中國著手精簡軍工企業謀創新 並提高科研獎勵
參考消息網5月23日報道 英媒稱,中國官員表示,中央企業需要“瘦身健體”,這顯然是對近幾週有關債務拉動型經濟增長的公開討論作出的回應,這一增長模式使得央企獲得的收益不成比例。中國領導人還要求央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網站5月20日發表題為《中國著手精簡國有軍工企業,推動創新》的報道稱,中國國有軍工企業已在進行重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航空發動機業務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剝離。但整個國防工業現在可能會與其他大部分央企一同被精簡。
儘管國防工業不是中國最大的錢坑,但國務院仍批評不少央企存在著主業不強、冗員多、效率低,尤其是管理和法人層級多、子企業數量龐大等突出問題。
香港《南華早報》5月19日報道稱,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包括“力爭在3年內使多數央企管理層級由目前的5-9層減至3-4層以下、法人單位減少20%左右”。
中國還宣佈科研人員從科技成果轉化收益中至少能獲得50%的獎勵。新的激勵措施旨在鼓勵設計師和工程師展開更多的技術創新實驗。
一些西方航空航天公司的駐華代表稱,中國國防航空工業創新受到三大因素的束縛。一是在自上而下的經濟計劃未作要求的情況下,不願展開創新或實驗活動。第二,企業拒絕成立海納各地精英的人才庫,未建立西方公司所謂的“卓越創新中心”。第三,一名美國公司代表稱:“對失敗根深蒂固的恐懼使得這些公司不願讓自己的員工搞有技術風險的活動。”
近年來,中國的計劃制定者一直謀求降低專供解放軍的國防産品比重,目前約為85%。擴大出口比重(目前約佔15%)將減少北京對國防産業的補貼。
熟悉內情的分析人士指出,中國不可能大幅降低這一比重。舉例來説,儘管法國一直將80%的國防工業産品用於出口,而20%用於國內消費,但考慮到中國軍隊的規模及其本身的防務需求,這對中國而言是不現實的。
中國官員説,一些國有軍工企業,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已在擴大自己的出口並越來越受到矚目。一名企業代表稱:“防空和空管産品尤其如此。”但一些重型軍工企業的出口會更為困難,比如造船業。
中國近年來重點強調的是實現軍民一體化。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軍工企業一直在嘗試從商業領域獲得技術創新的來源,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國家的發展趨勢,即在設計新型武器系統時採用現成的商用組件。
但一位研究中國國防産業的美國專家説,這一做法無法製造出最初所希望的合作式産品。
這位專家説:“中國科技部最早提出了軍民一體化的理念,但現在卻提倡由工程師和科學家展開創新的利潤分成計劃。這説明他們仍沒有找到捷徑,以刺激國防工業所需要的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