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後備生開啟高素質兵員徵集新模式
山東高密又火了。這次不是因為莫言,而是因為一項徵兵創舉——培養國防後備生。
通過推行這一舉措,在去年夏秋季徵兵中,該市高學歷青年徵集比例達到了49.8%,躍居山東省前列。
高密現象引起多方關注:軍委國防動員部轉發了他們的經驗,黑龍江、廣西等8個省50多個縣(市、區)軍地有關領導紛至遝來學習取經。
一個縣域面積僅1500余平方公里、只有87萬人口且轄區內沒有一所高校的縣級市,如何實現“逆襲”?他們的創新路徑可否被複製?又會給全國其他地區帶來哪些借鑒與啟示?
從街道鄉村到中學校園,轉換的不僅僅是場地,更重要的是觀念
位於山東半島、膠萊平原腹地的高密市,有著悠久的擁軍傳統,徵兵工作一度走在山東前列。但受適齡青年價值選擇多元等因素影響,近年來,當兵冷、徵兵難問題愈發凸顯,加之轄區內沒有一所高校,高素質兵員徵集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全市大學生入伍比例,2012年為8.1%,2013年是14.1%,2014年也僅為16.2%。
“徵兵工作搞不好,兵員品質上不去,徵兵為打贏、徵兵保打贏就是一句空話。”這一窘境,讓軍地領導寢食難安,幾經思量,他們把目光轉向中學校園:儘管當地沒有高校,但每年都有一批新入學的大學生,如果能把這一部分人動員徵集起來,將會大大緩解徵兵難的現狀。
思路清了方向明。他們邀請軍隊院校專家調研論證,決定借鑒軍隊依託高校培養國防生的模式,在中學設立國防後備生辦公室,預徵預儲高素質兵員,從而為高品質完成徵兵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説了就辦,定了就幹。經與市政府和教育部門溝通協調,2014年10月,首個國防後備生辦公室在高密四中正式掛牌。記者了解到,他們嚴把篩選、考察等關口,按在校生總數8%的比例作為國防後備生發展對象。預選對象確定後,由學校國防後備生辦公室負責對學生政治覺悟、思想品質、生活學習表現等方面進行全面考察,達到標準的,正式確定為國防後備生,編入國防後備生區隊,並向市人武部和教育部門上報備案。
2015年,該市大學生入伍比例大幅躍升,達到49.8%,創下了新高。“現在看來,把徵集高素質兵員的主戰場從街道鄉村轉到中學校園,轉換的不僅僅是場地,更重要的還是觀念。”談起當初的選擇,市人武部部長童光江不無感慨地説。
紮實有效的國防教育,是激發“我要當兵”強大動力的關鍵
6月28日,一場《讓青春在軍營續寫輝煌》的主題報告,在高密四中報告廳如期舉行。600余名學生及家長齊聚一堂,聆聽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副教授周錚的主題報告。
周錚深情講述了自己從一名中學生到優秀軍校教員的成長歷程,並向在場的應屆高中畢業生發出了“讓夢想在軍營飛翔”的倡議。聆聽了報告,今年高考超一本分數線20多分的國防後備生高源興奮地説:“周教授的這場報告,讓我更加堅定了攜筆從戎參軍報國的決心!”
“類似這樣的報告會,我們會定期在全市各中學舉辦。實踐證明,紮實有效的國防教育,是變‘要我當兵’為‘我要當兵’的關鍵。”市人武部政委劉斌告訴記者,從國防後備生辦公室掛牌那天起,軍地就著力推動國防教育進學校、進課堂,不斷堅定國防後備生攜筆從戎的志向。
市人武部與教育局聯合開設“國防大課堂”,邀請軍地院校專家、優秀軍轉幹部和高密籍立功受獎現役官兵代表講授近現代史、國家安全形勢和軍營成才經歷,課後組織國防後備生撰寫感悟和體會;結合清明節等節日,開展祭掃烈士墓、集體宣誓等活動,激發愛國情、報國志。同時,依託民兵訓練基地組織國防後備生輪訓,接受國防技能培訓。到了徵兵季,利用暑假開學前半個月時間,讓國防後備生和雙合格應徵青年一起參加役前教育訓練,提前體驗軍營生活,感知兵情兵味。
市教育局局長杜啟強告訴記者,一系列紮實有效的實踐活動,不僅讓國防後備生參軍入伍意願更加堅定,而且中學生的國防素養也明顯增強。今年3月,市人武部與教育局聯合對3000余名應屆畢業生組織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800多人願意持大學錄取通知書參軍入伍。
“中學生以學業為主,參加國防教育和實踐活動會不會影響學習?”面對記者的這個問題,國防後備生家長王傳福笑著説:“以前孩子休息時總是宅在家裏玩遊戲,自從被選拔為國防後備生後,簡直變了個人,性格開朗了,身體強壯了,學習成績也上去了,天天説要好好學習,好好鍛鍊身體,將來當一名偵察兵。”
舉措再好,也要有保障機製作支撐,才能長效運行
“舉措再好,也要有保障機製作支撐,才能長效運行。”據該市副市長趙海龍介紹,市裏專門出臺保障機制,摸索出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軍事機關全面協調、學校單位積極配合的長效運行模式。
——組織領導機制。建立“政府主導—人武部牽頭—教育部門落實”聯合培養國防後備生體制,健全軍地聯席會議和聯合辦公制度,共同研究部署國防後備生工作,形成軍地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體系。各學校進一步完善國防後備生辦公室職能和辦公設施,把培養國防後備生工作列為學校團委重點項目,形成多部門積極配合、共育國防後備生的合力。
——專項獎勵機制。市政府出臺《關於高學歷青年應徵入伍的獎勵政策》,規定當年被高校錄取後參軍入伍的學生,給予所在學校物質獎勵;獎勵資金專款專用,50%用於獎勵所在班級的班主任,30%用於獎勵學校負責國防教育人員,20%用於獎勵年級主任或有較大貢獻者。每年徵兵結束後,由市人武部提出獎勵數額,市財政局負責落實資金,市教育局負責監督資金髮放使用情況。
——量化考評機制。建立健全國防後備生工作評估獎勵體系,由人武部和教育局聯合進行考核評估,評價結果納入學校、班主任或教師年度考核成績,對國防後備生工作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
——定期研討機制。每半年由人武部牽頭,市政府組織,人武部領導、中學校長、國防後備生辦公室工作人員、優秀班主任參加,全面分析國防後備生培養形勢,及時解決矛盾問題。同時,國防後備生辦公室依據跟蹤培養計劃,對已入伍的國防後備生進行跟蹤回訪,通過遠程教育、贈書勵志、座談調研等,幫助他們在部隊建功立業。
“設立國防後備生辦公室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徵兵任務,更重要的是為部隊輸送有發展潛力的高素質兵員,也為學生們全面成長創造條件。”該市市長楊建華告訴記者,如今,全市的6所高中和13所初級中學都設立了國防後備生辦公室,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目前,全市共有達到預徵年齡的國防後備生800多人,加上大學(大專)在校生、大學畢業生,全市高素質兵源比例超過70%不成問題。”談起今年的徵兵工作,市人武部部長童光江信心滿滿。
各方評説
山東省軍區司令員榮森之:高密市在中學設立國防後備生辦公室,選拔培養國防後備生,並通過國防教育促進徵兵工作,辦法新舉措實,為高校資源缺乏地區如何提高應徵大學生入伍比例提供了很好的範例。此舉不但有效改變了應試教育重分數輕素質以及學校國防教育缺乏創新、缺乏吸引力的現狀,也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國防觀念,産生了“抓好一個學生、帶動幾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促進全面發展”的多重效應。
高密市委書記范福生:徵集高素質兵員適應了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需求。另一方面,軍隊大熔爐能為高學歷應徵青年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和舞臺。國防後備生模式,正好找到了兩者的結合點,這一舉措體現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思路,既為國家輸送了優質兵員,也為學生發展提供了全新路徑,實現了優質兵員的選送與儲備;既是對國家負責,也是對學生負責。
安徽省金寨縣人武部代部長陶忠明:習主席強調指出,勇於實踐、勇於創新,發揮示範帶頭作用,讓創新創造在軍營蔚然成風。高密市人武部運用新理念、驅動新發展的創新思維,有效破解了高素質兵員徵集難題,為我們類似的縣(市、區)提供了有益借鑒。他們的成功實踐表明,只要站在“徵兵是關乎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大事”的高度來認識問題,把徵兵工作擺在強軍興軍這一大局下謀劃運作,就一定能找到破解短板弱項的有效對策。
南京陸軍指揮學院教授薛志亮:
高密的做法之所以值得點讚,就在於他們打破了徵兵工作的季節性限制,使其常態化,獲得了時效優勢;建立了徵兵工作與學校國防教育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獲得了組織優勢;找準了聯合培養、儲備預徵對象,引導學生個體價值選擇和提升學校辦學效益三者共贏的交集,獲得了社會認同優勢。這個路子不僅具有現實啟示性,而且具有可複製性,其他地方不妨採取“拿來主義”,走一走,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