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薩德” 韓國後患無窮
【特別報道·聚焦“薩德”】
美韓兩國突然宣佈將部署“薩德”系統,並迅速公佈部署地為慶尚北道的星州郡。一石激起千層浪,部署“薩德”不僅攪亂了東北亞地區軍事與安全的平靜,還給東北亞地區的合作帶來嚴重隱憂。
軍事挑釁與戰略自毀
韓國媒體稱,部署“薩德”是樸槿惠(總統)、金寬鎮(國家安保室長)、韓民求(國防部長)“三人一黨”強行推動的結果,法律上繞過了韓國國會的立法判讀程式,推行中頑固打壓反對者。毫無疑問,從軍事安全形度看,部署“薩德”將導致中國東部、北部戰略預警量減小甚至消失,中國在此地區,甚至腹地的軍事部署與軍事活動也將被偵測到。部署“薩德”無疑是對中國的巨大威脅,是對中國軍事安全的挑釁。
從安全戰略的角度看,部署“薩德”更成為打破東亞戰略均勢的撬點,韓國將因此滑入戰略泥坑。本來東北亞地區就處於脆弱的力量均衡中,而韓美部署“薩德”直接導致東北亞戰略力量失衡,必定會引發軍備競賽的反彈,甚至可能出現無法收拾的軍備競賽“極端化”現象,直接打掉阻擋朝鮮半島戰爭重啟的“門閂”,危及域內所有國家。而且,韓國將因部署“薩德”成為大國戰略對抗的前沿。可見,韓國部署“薩德”無異於在某種意義上尋求戰略自毀。
政治選邊與外交誤判
從政治外交上看,雖然“薩德”部署在韓國領土上,但其控制權卻由美國掌握,所獲取的軍事情報是否與韓國共享由美國説了算。聯繫韓國無限期推遲要求美國歸還韓國軍事作戰指揮權,這意味著韓國的軍事主權已經完全交給美國,韓國不過是美軍的“尖刀排”:能夠最早感知戰爭,加入戰爭,卻絲毫沒有權力決定戰爭與否。部署“薩德”意味著韓國為東亞新安全格局的形成選擇了一邊。
韓國稱“薩德”是“防禦來自朝鮮的導彈威脅”,是“美國的決定”等,與美國“唱雙簧”來推脫責任,這事實上是在消費中國對其戰略信任。一直以來,韓國在“薩德”問題上對中方的回應是“不討論”“不部署”“不回應”,屢次表明“起碼在樸槿惠任期內不會做出決定”,或稱“視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的行動與誠意來調整部署進度”,要求中國配合其外交,這無異於某種外交欺詐。
韓國最終決定部署“薩德”,以這樣不負責任的行動回應中國在半島問題上負責任的行動。從時機上看,韓國宣佈部署“薩德”選擇在所謂南海仲裁案裁決之前,嚴重誤判中國會陷於南海問題、忽視“薩德”的部署。韓國甚至異想天開地認為,只要“就地臥倒”、閉目塞聽,躲過當前國內外的批評壓力,國內反對者和中國就會不了了之。這樣的戰術在“世越號”事件、日韓慰安婦、濟州海軍基地等諸多問題上曾經屢試不爽。這種暗度陳倉、與幕後美國互打掩護推卸責任的做法,當然會嚴重損害中韓關係,無疑是韓國政府一大外交誤判。
韓國部署“薩德”,無疑是美國重返東亞的關鍵一步落子定棋,美日韓軍事合作機制將進一步落實,半島南部將成為美國諸多先進武器的實戰部署地,東北亞的戰略壓力將進一步集中于半島,東亞的裂痕將重新撕裂一次。東亞地區戰略緊張升級一直是中國外交所力避的,也需要東亞各國共同努力。地區戰略緊張升級也是半島的難以承受之重,半島南北雙方的和平、統一之夢會漸行漸遠,陷於分裂永久化,這將成為樸槿惠政府的最大政治遺産,也是朝鮮民族之最大不幸。
互信受挫與交往受損
中韓經貿交往、人文交流發展迅猛,這是有目共睹的現實。然而,中韓關係一直以來也受制于軍事安全互信水準過低。每每遇到安全問題,經貿與人文交流就成為可以忽略的存在,軍事安全互信成了中韓關係發展的“天花板”。
部署“薩德”,對中韓關係政治上的損害自然會嚴重影響雙邊經貿交往。韓國為數不多的軍工企業也是韓國的大企業,對於由少數大企業主宰國家經濟的韓國而言,對大企業的反制必然會影響到經濟全局,這是經濟與政治的必然邏輯所致。同時,中韓的戰略互信水準下降也會影響雙方人文交流,使赴韓旅遊降溫。2015年的MERS時期,中國遊客的減少對韓國經濟的重創依然歷歷在目。
部署“薩德”也會進一步加深朝鮮與韓國的相互敵視與相互孤立,兩國的互害模式同樣會讓周邊國家在與兩個國家交往時出現遲疑與糾結,區域經濟的“孤島”與“黑洞”現象會越發嚴重。在經濟聯繫空前緊密的今天,韓國卻做出了自我孤立的抉擇。
韓國面臨的軍事、外交、經濟、安全壓力將會陡然驟升,這是韓國自找的結果。韓國真的需要掂量一下輕重緩急,冷靜思考各種後果,做出智慧的判斷,避免悔不當初、自食惡果。
(作者係復旦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