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軍工造艦巨頭欲尋中國合作 真是恥辱
【環球網軍事9月19日報道】據美國《華盛頓郵報》9月15日報道,美國海軍艦艇的主要製造商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旗下的英格爾斯船廠目前急需一個新的幹船塢,但美國公司並不能提供類似産品。於是他們把目光投向了美國以外,考察首選第一站就是中國。這次訪問立刻引起了五角大樓和防務問題專家的擔憂,他們認為不應該讓中國企業參與到美國軍事項目之中。
英格爾斯造船是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集團旗下的一個子公司。亨廷頓-英格爾斯集團標榜自己是“美國最大的軍用艦艇製造商”。它為美國海軍製造的軍艦數量遠遠超過其他製造商,美國海軍現役的尼米茲級和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均由該集團的紐波特紐斯船廠建造。而英格爾斯船廠則承建了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和美國號兩棲突擊艦。
據悉,英格爾斯的高管上個月在中國花了兩周時間考察了7個港口。期間,他們還與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的官員會面。
英格爾斯高管在會見駐滬總領館官員的過程中得到了美國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泰德·科克蘭(Thad Cochran)的大力協助。科克蘭來自密西西比州,而英格爾斯船廠是該州單體規模最大的僱主。
根據美國國務院事後向《華盛頓郵報》説明,“駐滬總領館是應科克蘭參議員的請求,與英格爾斯公司代表會面的。英格爾斯方面正在尋找一家中國供應商為船廠修建一艘新的幹船塢。他們希望從總領館方面就如何同中國企業做生意給出一些建議。”
《華盛頓郵報》就此事採訪了一些美國的亞洲問題專家,他們認為,中國企業為美國海軍的製造商提供幹船塢存在著實際的安全風險。因為所有中國大型企業都與中國政府有密切關係。該報道的作者喬希·羅因(Josh Rogin)在最後寫道,美國國內工業在21世紀居然不能支持自己造船業,這真是一大恥辱。但美國國防供應商在走出去與“美國海軍最大對手”做生意時,最好多想兩遍。
對於《華盛頓郵報》對於此事的質疑,美國國防部拒絕就此事發表任何評論。英格爾斯船廠發言人表示,美國船廠設備目前都亟待更新換代,英格爾斯也在全球範圍內尋找設備提供商。他們還未做出最後決定,現在討論此事還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