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中俄海上軍演突出實戰化 共同應對威脅能力不斷提高

2016-09-22 10:44:00|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谷士欣

  軍事演習是軍事訓練的最高形式,是和平時期提高部隊訓練水準和實戰能力的最佳途徑,與外軍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是學習借鑒外軍的最好機會。作為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在軍事領域最高體現的中俄“海上聯合”系列軍事演習,2012年以來已經常態化和機制化。

  9月12日至19日,中俄“海上聯合-2016”軍事演習在中國湛江以東海空域舉行。雙方參演水面艦艇13艘,潛艇兩艘,固定翼飛機11架,艦載直升機10架,海軍陸戰隊員256人,坦克裝甲車輛12輛。中方參演兵力以海軍南海艦隊為主,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均有艦艇參演,俄方參演兵力來自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

  自“海上聯合-2012”以來,歷屆中俄海上聯演均以“鞏固發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深化兩軍友好務實合作,增強中俄兩國海軍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能力,進一步提高海上聯合防衛行動組織指揮水準,優化規範中俄海上聯演的組織實施方法”為演習目的。

  以“聚焦實戰、貼近實戰”的我軍新時期軍事訓練方針為指導,“海上聯合-2016”增加了“研究探索進一步提高聯演實戰化的方法路子”的演習目的,進一步明確將“實戰化”作為未來“海上聯合”系列中俄軍事演習的主題,信息化和規範化水準進一步提高,並落實在演習腳本設計、課目設置、作戰想定、指揮關係、兵力編成、交流研討等方面,聯合演習由此取得了更加突出的軍事、政治和外交效益。

  “聯合立體奪控島礁”是“海上聯合-2016”軍演的最大看點

  正確認識未來與誰打仗、在哪打仗、打什麼仗、怎樣打仗,是實施軍事鬥爭準備的前提,也是提高軍事訓練效益和部隊訓練水準的重要抓手。歷屆“海上聯合”系列中俄聯合軍演,都是針對中俄兩國面臨的新形勢、新威脅、新挑戰、新課題。而演習地域、時機和課目也反映出中俄雙方對未來共同安全威脅的認知和判斷,展現了雙方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決心和意志。

  中俄“海上聯合-2012”軍事演習在黃海海域舉行,這是中俄雙邊關係框架內的首次海上聯合軍演。“海上聯合-2013”在日本海海域舉行,是我海軍艦艇大編隊首次赴遠海演練。“海上聯合-2014”在東海海空域舉行,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視察參演部隊,日美對演習全過程密切監視。“海上聯合-2015”第一階段在黑海和地中海東部海域舉行,西方媒體空前關注,北約海空兵力跟蹤監視。“海上聯合-2015”第二階段在日本海海域舉行,首次演練了“海上聯合登陸”課目,且中方首次派空軍戰機參演。這幾屆中俄海上聯演,西方媒體普遍將其與當時發生的朝鮮試射導彈、黃岩島問題、釣魚島爭端、克裏米亞問題、烏克蘭危機等事件聯繫起來。

  2016年上半年以來,美海軍增大在我南海島礁的海空巡航密度,“南海仲裁案”更像是菲律賓與一些別有所圖的域外國家合演的一場鬧劇,南海這一全球最具戰略意義的海域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的焦點。“海上聯合-2016”實兵演習開始的同日,美軍在關島附近海空域舉行名為“勇敢之盾-2016”的大規模海上軍事演習,“羅納德·裏根”號航母、“好人理查德”號兩棲攻擊艦及100余架戰機參演。

  俄羅斯也與他國存在島嶼爭端,“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問題存在多年,俄視其為與日美同盟在遠東地區爆發軍事衝突的潛在誘因,俄軍在遠東地區舉行的歷次大規模演習和突擊性戰備檢查中,海空聯合登陸、島嶼攻防是必有課目。因此,“海上聯合-2016”首次設置了“聯合立體奪控島礁”課目,自然引起各方極大關注,並引發西方媒體的多種解讀。

  “海上聯合-2016”聯演更加突出實戰化

  像作戰一樣演練,目的是在未來像演練一樣作戰,這是開展實戰化訓練的立足點。自“海上聯合-2015”第二階段,中俄海上聯演開始突出任務式和課題式演練,高度重視貫徹落實實戰化訓練的指導思想,以現實或潛在的安全威脅為背景,以使命任務和訓練課題為牽引,貼近實戰構建對抗環境,貼近實戰設置演練課目,貼近實戰考核指揮員的臨機處置能力,貼近實戰檢驗武器裝備的作戰效能。

  “海上聯合-2016”的演習課題為“海上聯合防衛行動”,“聯合立體奪控島礁”為核心演練課目,其他課目圍繞其展開。演習的腳本構想是:在中俄共同利益相關的某海域,藍方艦機對中俄船隻實施攔截、騷擾和襲擊,造成該海域安全形勢惡化,並派兵侵佔某島,嚴重危害中俄的戰略利益和該海域的安全穩定。根據聯合國授權,中俄兩國海軍組成聯合艦艇編隊,成立聯合指揮機構,在岸基空中力量支持下,尋殲藍方海空兵力,保護戰略航線暢通,奪取並控制被侵佔島礁,恢復相關海域的安全與秩序。

  現代戰爭條件下的島嶼作戰,往往需要面對擁有強大海空力量、全維戰場空間的偵察和打擊能力、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的對手,需要爭奪局部海域的制海權、制空權和制電磁權,需要保衛己方和破壞敵方的海上交通線,是複雜、高端、高強度、高烈度、強對抗的聯合一體化作戰,必須科學組織、細緻籌劃、充分準備。“聯合立體奪控島礁”課目的演練,對中俄雙方的海上協同協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必然會推動演練達到更高水準。

  在此次演練登陸兵力構成上,主要包括中方“雲霧山”號和“崑崙山”號大型登陸艦、3架直-8艦載直升機以及俄方“佩列斯維特”號登陸艦,並由4架殲-11B、2架殲轟-7A、1架空警-200H、1架運-8警戒機等提供空中支持,參演的海軍陸戰隊員人數超過以往各屆。中俄雙方陸戰隊員在衝鋒舟上混合編組,泛水登陸,密切協同,佔領和鞏固灘頭陣地。

  演習中,作為與中俄海上聯合編隊對抗的藍方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藍方兵力構成包括:1艘052C型導彈驅逐艦、非核動力潛艇2艘、4架殲轟-7A戰機、1架卡-31警戒直升機等。在指揮體系上,首次開設了獨立的藍方艦艇編隊指揮所,一改以往歷屆中俄海上聯演中藍方的配屬地位,並根據課目設置、演習進程和紅方行動,制訂作戰想定、實施指揮和組織對抗,演練更貼近實戰,對抗強度極大提高。

  同時,“海上聯合-2016”的信息化和規範化水準進一步提高,這也是提高聯演實戰化訓練水準的有力推手。本屆中俄海上聯演的一大亮點就是首次啟用了“中俄海上聯演指揮信息系統”,並配置到所有層級的指揮機構和參演艦艇上,兩國海軍參演部隊實現了海空戰場態勢共享,信息化戰爭條件下的協同作戰能力躍升。此外,在歷屆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中,如磋商、指揮、作戰、保障、交流等方面,一些好的做法、措施,通過“海上聯合-2016”得到規範化和制度化,大幅度提高了中俄海上聯演的組織和實施效率。

  在兩軍交流研討方面,“海上聯合-2016”也有創新,比如,首次設置了“港岸軍事技能競賽交流”環節,包括艦艇損管、船藝、臨檢拿捕、駐(錨)泊艦艇安全防禦、陸戰隊軍事競賽等內容。其中,陸戰隊軍事競賽的項目設置基於島嶼作戰特點,包括通過400米渡海登島障礙、直升機機降滑降、建築物攀登與滑降、對海島防禦之敵戰鬥戰術綜合演練等,具有極強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實戰價值。中俄海軍官兵混合編組演練,相互觀摩學習課目訓練,交流研討經驗方法,技戰術水準得到共同提高,更重要的是,兩軍的戰場協同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增強。

  中俄海上聯演期待新發展

  自2012年以來的歷屆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筆者均有幸參加,因此親眼見證了“海上聯合”系列軍事演習向著更聯合、更協作、更務實的方向發展,演習也越來越注重軍事效益,兩國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和挑戰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比如,“海上聯合”系列中俄聯演,參演部隊由海軍單一軍種,發展到海空多軍兵種;演習區域由中俄兩國近海,拓展到遠海大洋;演習課目由海軍傳統使命任務——保衛海上交通線,拓展到海上聯合登陸和奪控島礁;演習針對的威脅和挑戰,涵蓋了傳統和非傳統、高端高強度和低端低強度。

  當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發展到一個新階段,新科技革命、新産業革命和新軍事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影響著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地緣政治和軍事熱點增多,國家、國家聯盟、非國家性質組織乃至個人都成為衝突主體,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海上威脅和挑戰的形式更加多樣、複雜,一方面,高端、高強度海上戰爭的風險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低端、低強度海上衝突的風險增大且更具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在此背景下,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也在與時俱進。

  我們知道,海軍秉承這樣一個傳統理念:所有駛向本艦的艦機都應被視作危險目標並加以警戒。在當前以及可預見的將來,中俄兩國各自面臨的海上安全形勢都很嚴峻。海上危機和衝突的爆發、演變、最終處置結果,不但取決於性質,還要受到發生地域、爆發時機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快速響應能力是應對、處置海上危機的關鍵,它可以給各國各方高層更多的決策時間,並通過及時行動,控制事態發展的程度、範圍。

  對此,西方海軍的常見做法,是在戰略協作能力已具有較高水準的基礎上,成立諸如“海上快速反應部隊”之類的聯合海上力量,進一步提高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和挑戰的能力、組織指揮海上聯合防衛行動的效率。

  中俄“海上聯合”系列軍事演習,作為國家間海上戰略合作的典範,必將為維護地區和全球的海上和平、安全、秩序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李大鵬 單位:海軍工程大學)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