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俄新型核潛艇增補太平洋艦隊 首艇開展齊射試驗

2016-10-12 09:26:21|來源:中國網|編輯:鄧晨曦

  原標題:俄新型核潛艇增補太平洋艦隊 首艇開展齊射試驗

  中國網新聞10月12日訊:據俄羅斯塔斯社2016年9月26日報道,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955型)3號艇“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已抵達堪察加半島的Viliuchinsk潛艇基地。俄羅斯國防部26日表示, “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從之前服役的北方艦隊轉移到太平洋艦隊,增強了俄太平洋艦隊的潛艇戰鬥力。無獨有偶,9月27日,俄羅斯“北風之神”級首艇“尤裏•多爾戈魯基”號在位於俄羅斯西北海岸的白海水下試射了兩枚“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上述系列消息令人倍加關注俄羅斯展示新型核潛艇的決心。

  凝聚蘇/俄潛艇技術精髓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

  “北風之神”級屬於俄羅斯第五代彈道導彈核潛艇,由俄羅斯軍工巨頭紅寶石中央設計局設計。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將為俄羅斯恢復戰略核力量、重塑大國形象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其最早于1980年代初期開始論證設計,用以代替941型“颱風”戰略核潛艇。作為“颱風”級和“德爾塔”級核潛艇的後繼型,“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總體性能有了極大提升,其威力更強、機動性更好、信息化程度也更高。該級核潛艇龐大的艇體設計為其破除北冰洋厚厚冰層提供了足夠的浮力,其攜帶的“布拉瓦”導彈可以突破導彈防禦系統,幾乎可從任何方向對美國發起攻擊。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承載了太多的夢想和期望,在其身上凝聚了幾十年來蘇/俄在潛艇製造技術上的精髓。該級戰略核潛艇長170米,艇寬13米,艇高10.5米,水面排水量14720噸,水下排水量17000噸,最高航速26節。最大潛深450米,安全工作深度400米,人員編制130人。艇上裝有16個導彈發射筒、12枚洲際導彈(射程1.5萬公里)以及其它潛對空導彈和魚雷。為了確保其優異的水下航行性能及隱身效果,俄克雷洛夫中央科研所對艇體結構進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和試驗,在數個方案中優化選擇了與971型“阿庫拉”級相似的拉長水滴型的流線造型。

  “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比“颱風”級潛艇形體要小,但在戰技性能上卻提高了許多,其火力更強大,隱身性能進一步提高,具有極強的先敵發現目標的能力。“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的主動力裝置包括一個OK-650型反應堆和一個低噪音電動機。它在減小水下噪聲方面取得了最新成就,是“颱風”級沒法比的。它安裝一套“公共馬車”型自動作戰控制系統和一套Skat型聲吶系統,技術先進,下潛深度大於“颱風”級。因此它在機動性和生存能力方面都有顯著進步。“北風之神”彈道導彈發射筒數量為“颱風”級的80%(即16個),其導彈總威力為“颱風”級的90%。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項目已取得了多項突破。“北風之神”級開發商為了使其達到最大隱身能力,推進裝置採用的噴水推進器配環形導管,作業方式與水泵類似。潛艇的殼體由很多分段裝配而成,分段上的所有設備都安裝在減震器上。每一個分段均獨立於船體,從而進一步降低潛艇水下航行時的噪聲級。此外,潛艇的所有聲納設備都統一連接到單獨的自動化數字系統,該系統既可以用來定位目標,又可測量冰層厚度和尋找冰層開口。“北風之神”級潛艇可以在敵方戰艦聲吶範圍外發現目標。

  下一批次彈道導彈核潛艇“北風之神-A”09552項目正在開展中。新艇將具有更出色的隱蔽能力,更先進的電子設備和更好艇員作業環境。在2020年代,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將接收該項目下的另外兩艘戰略核潛艇,它們也將裝備“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北風之神”級潛艇裝備“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作為基本作戰力量。“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的性能特徵目前還未被披露。

  從失敗陰影中走出的“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裝備的“布拉瓦”戰略導彈由莫斯科熱力學研究所研製,該導彈是“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的潛射型。俄軍方正在對此種新型潛射洲際導彈在進行進一步的研發並對其技術逐步加以完善。該導彈準備用來裝備3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而每艘核潛艇將裝備12枚“布拉瓦”導彈,導彈射程在8300公里以上,估計將攜帶分導式多彈頭。利用這些俄軍最先進的打擊平臺,“布拉瓦”導彈能更有效地摧毀全球任何地方的敵方目標。

  “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研製應該追溯到1998年。當時,俄海軍已經開始著手為“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研製一種名叫“輕舟”的潛射洲際彈道導彈。但最初的三次試射均以失敗而告終,因此遭到了俄國防工業委員會的嚴厲斥責。當時的俄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立即對此事做出了反應:決定撤銷“輕舟”研製計劃,以公開競標的形式啟動研製“布拉瓦”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計劃。隨後,有兩個單位參加了競標活動:一個是馬克耶夫設計局,另外一個則是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

  最終,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的競標方案獲得通過。該所在借鑒研製“白楊”-M 洲際彈道導彈的經驗基礎上,“布拉瓦”導彈彈頭的重量將比“輕舟”的輕1/3,射程將與其基本相同,但分導式核彈頭的制導性能將超過“輕舟”,能夠突破敵任何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更具有吸引力是,“布拉瓦”具備通用性,即同一種型號發動機既可以用於陸基,又可以用於海基不同型號的導彈,從而縮短了研製週期和節省研製經費。

  “布拉瓦”導彈完全借鑒了“白楊”-M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研製經驗,具有突防能力強和圓概率誤差較小等特點。該導彈與“白楊”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為10000公里。“布拉瓦”仍然採用三級火箭助推,使用固體燃料作為推進劑。“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重量可能略低於“白楊”導彈,“白楊”導彈的發射重量為47噸,估計“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重量接近40噸。新導彈的發射重量可能略低於“白楊”。

  從2003年開始,“布拉瓦”的試驗工作全面展開。在起初試驗的10年中,“布拉瓦”導彈所開展的十幾次飛行試驗成功率只有50%左右。2016年9月27日,俄羅斯國防部新聞局發佈公告,“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尤裏•多爾戈魯基”號當日從白海海域發射了兩枚“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只有一枚成功命中位於俄堪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這也是最近幾年來“布拉瓦”導彈試射的首次折戟。上一次要追溯到2013年9月,當時,國防部長紹伊古馬上決定暫停“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和“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兩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的國家測試,並將“布拉瓦”的試射追加5次。同年11月,參與調查的專家得出結論,事故原因係導彈製造過程中的技術違規。

  太平洋艦隊未來將成俄戰略核潛艇精銳的“聚居地”

  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全稱為榮膺紅旗勳章的太平洋艦隊,是俄羅斯海軍的一部分,部署在俄羅斯東部太平洋沿岸,任務是保護蘇聯及後來俄羅斯的東亞邊界。太平洋艦隊總部駐海參崴,在堪察加半島上的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是另一個重要基地。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前身是俄國遠東海軍,組建於十八世紀初,在蘇聯時期太平洋艦隊的總指揮也負責管理和命令蘇聯的印度洋艦隊以及印度洋內的艦隊基地。現太平洋艦隊為俄海軍中僅次於北方艦隊的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不僅在俄羅斯海軍,而且在整個俄武裝力量中都佔有很特殊的地位。其戰術地幅從非洲東海岸延至美洲西海岸,佔據世界大洋50%多的水域,太平洋艦隊是保障俄羅斯在亞太地區民族利益和國家安全的主要工具。

  20世紀70年代頂峰時期,總兵力達13萬人,擁有各種艦艇約700艘。蘇聯解體後,太平洋艦隊的發展進入低潮,主要水面作戰艦艇、潛艇均減少一半,沒有了航空母艦。自1992年起,隨著俄軍的全面裁減,太平洋艦隊也開始大舉精簡人員和裝備,由於軍費短缺,部分艦艇不得不提前退役或轉賣他國。俄太平洋艦隊總兵力已由最多時的13萬人減至5.98萬人。由於艦隊的艦艇維修能力下降和材料資金短缺等原因,現已導致太平洋艦艇的在航期限減少了l/2左右。原明斯克號和新羅西斯科號航空母艦未滿服役期便提前退役,使得俄太平洋艦隊已無航母兵力。

  太平洋艦隊主要兵力部署在勘察加半島和濱海邊疆區兩大戰略要地,其中戰略導彈核潛艇主要部署在勘察加半島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基地,那裏可不經過狹窄海峽直接進入太平洋。水面艦艇主要部署在濱海區艦隊的海參威等港口基地。在兵力結構方面,有海上戰略核力量、多用途潛艇、遠洋水面艦艇、航空兵、岸防導彈部隊和海軍陸戰隊。

  早前,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網2014年12月消息,俄羅斯海軍一位高級官員説,位於遠東堪察加克拉舍寧尼科瓦灣的維柳欽斯克(位於雷巴奇鎮)在未來幾年可能成為俄羅斯戰略核潛艇的主要駐地,俄羅斯國防部領導層正在討論這一想法。這位官員説,維柳欽斯克基地的主要優勢是水深。為了接收這兩艘戰略核潛艇,俄軍對該基地的碼頭進行了修理,併為艇員和家屬建造了住宅樓,還改善了服務基地的營房設施。

  據專家分析,對於俄羅斯而言,“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的服役象徵意義要更大於現實意義。毫無疑問,它是俄羅斯在經歷十餘年低谷之後,重築海基戰略核威懾力量的里程碑。但“北風之神”級核潛艇並不能在短時間內恢復俄羅斯的海基核威懾力量。雖然俄羅斯計劃在2020年前建造8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但原子能科學家公報的專家們對此提出質疑。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