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美媒稱中國空軍引入ACMI系統 篩選天才飛行員

2016-10-13 09:38:00|來源:參考消息|編輯:鄧晨曦

  原標題:美媒:中國空軍引入ACMI系統培養“王牌飛行員”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道 美媒稱,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中國一直試圖培養西方各國空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一直擁有的那種技術熟練、適應力強的作戰飛行員。事實證明,困難很大,因為中國數十年來一直訓練飛行員使用俄羅斯在冷戰時期的方法,即要求戰鬥機飛行員更多依賴來自地面指揮官的命令,而不是發揮主動性。除此之外,中國(以及東亞)的傳統是,職業軍人嚴格服從命令,如果面臨困境,要等待指令。儘管困難重重,但中國空軍一直在努力。但是,進展比他們願意承認的要慢一些。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10月11日報道,中國已經嘗試了多種新辦法。2011年,中國空軍決定嘗試在招收和訓練飛行員方面做出重大改變。新套裝程式括,進行心理測試以及使用逼真的飛行模擬器來測試候選人會對眾多飛行情況作出何種反應。這似乎借鑒自西方各國空軍長期使用的一些方法,也許是因為中國指揮官注意到了一些飛行員的奇怪(往往是魯莽或粗心)行為以及受訓飛行員的高失敗率。在中國實施新訓練方法數年併發現他們此前招收的男女受訓飛行員不能很好適應變化後,這些問題都得到了關注。

  報道稱,2014年,中國提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個辦法:為訓練飛行員引進了一種最近研發的ACMI(空戰機動儀錶)系統。相關研發始於2000年。在出現一種適合戰鬥機飛行員訓練的系統前,ACMI吊艙已被研發出兩代。中國目前的ACMI系統能夠同時跟蹤100架飛機並記錄它們的所有活動。ACMI吊艙能記錄下每架飛機的信息、提供非常複雜的關於誰在何時做了什麼的記錄。這對在“侵略者(或異種)訓練”中利用本國飛機獲得最多信息而言至關重要。其中包括,受訓者要在飛行中對付接受過潛在敵手所使用戰術培訓、駕駛性能與敵方戰機類似飛機的中國飛行員。ACMI系統使受訓飛行員能夠獲得關於他們的正確和錯誤行為以及如何改正錯誤的詳細敘述。這樣做不僅能培養出更優秀的作戰飛行員,還能確認誰是“天才”(潛在王牌飛行員)。

  這些異種訓練創新之舉始於1969年,當時,美國海軍創建了最初的戰鬥機飛行員學校,即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這是對其飛行員在對付駕駛俄制戰鬥機、使用俄羅斯戰術、並加以創新的北越人時的拙劣表現的回應。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的不同之處在於,訓練強調敵方飛機和飛行員如何行事,因此被稱為“異種訓練”。

  報道稱,在1969年進行創新前,美國飛行員在訓練中對付美國飛行員,每個人都駕駛美國飛機、使用美國戰術。在二戰期間,這樣做是有效的,因為敵方飛行員練習不多,而且無論如何也使用類似飛機和戰術。最重要的是,空戰大量進行,為在職訓練提供了充足機會。在越南,情況不同,俄羅斯人訓練出來的與美國人截然不同的北越人令美國飛行員日子不好過。為期四週的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訓練項目解決了這一問題。美國空軍不久後仿傚成立了“紅旗”學校。20世紀80年代初,俄羅斯人成立了一所異種空戰學校,中國人于1987年起而效尤。

  美國人在20世紀70年代研製了ACMI吊艙,此後,不斷予以改進。這些吊艙收集速度、高度、飛行姿勢、當前G力、上升率/下降率、回轉率、偏航速率、橫搖率、發動機功率、導彈信號、火箭信號、大炮信號、炸彈信號和武器投擲點等飛機信息和並將這些信息傳輸至地面ACMI站。最後一項使ACMI系統能夠計算每一武器的射程、軌跡和航向。在空戰中,這意味著模擬炮火或使用空對空導彈。在中國人開始研製本國的ACMI系統之際,美國開始想辦法棄用ACMI吊艙、改用飛機內部數據系統做這些吊艙一直在做的事情。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