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日媒稱中國在東海南海強勢將打破美太平洋霸權

2016-10-18 10:08:56|來源:中國網|編輯:鄧晨曦

  原標題:日媒:中國在東海南海強勢將打破美太平洋霸權

  日本《選擇》月刊10月號發表題為《東倒西歪的美國“太平洋霸權”——奧巴馬外交的負面遺産》的文章稱,就在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四天后,《紐約時報》上豁然出現一篇題為《就是現在,我們掌握了太平洋霸權》的文章。時年35歲的記者詹姆斯·賴斯頓寫道:“太平洋上的‘力量均衡’已經不復存在,至少眼下,只有美國擁有由具絕對壓倒性優勢的海空和科學力量的集合所支撐起來的‘力量優勢’。”

  從那以來,無論國際環境如何變化,美國的優勢地位基本上可以説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對小布什政府持批評立場、一直對使用武力極為謹慎的奧巴馬政府卻留下了巨大的負面遺産。被世界銀行前行長佐利克稱之為“綜合了強化軍事力量和擴大經濟機會兩大戰略”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能否在奧巴馬任內獲得批准還是未知數。假設批准了,但共和黨的特朗普和民主黨的希拉裏這兩位總統候選人競相“反對”TPP的罕見一幕已經在美國出現,這難道不會導致太平洋上的平衡被打破嗎?

  力量均衡已被打破

  評判奧巴馬政府八年亞洲政策的成敗可能為時尚早,但眼下朝鮮不斷進行導彈試射和核子試驗、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強勢都是事實。所以如果TPP也發生變數,力量均衡將就此打破。在經濟上依賴中國、安保上依賴美國的亞洲各國的搖擺已經愈發明顯。

  9月26日開始的日本臨時國會上對TPP的審議以經濟學家就作為下調或者廢除關稅對象的不同産品的得失為主要辯論內容。曾經指TPP是“美國陰謀”的論調甚囂塵上,甚至出現了一旦加入TPP官方語言就要變成英語、日本的文化也將消亡等極端論調,但是對於美國自己目前出現的反對TPP的論調,那些日本國內的反對者又當如何理解呢?

  在美中關係的發展脈絡中,有一篇專欄文章對TPP具有的攸關美國國家存亡的重要意義進行了簡單易懂的解讀,直擊了問題的本質。這就是《華爾街日報》9月7日刊登的專欄作家威廉·高爾斯頓所寫的一篇文章。文章説,“奧巴馬總統的‘重心轉向亞洲’戰略與TPP同時遭遇兩位總統候選人的反對,在國會也是僅靠一根細線勉強串在一起,如果最終未能通過,美國的信譽將遭受沉重打擊”,“如果特朗普當選事態會進一步惡化,正因為如此,共和黨的外交政策專家們才會徹底放棄他,甚至一部分共和黨人還跨越黨派藩籬,以希拉裏致力於推行訴諸美國傳統的重視軍力的外交政策為由,宣佈投票給她”,“一直以來美國雖然有過很多失敗,但仍然是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可靠捍衛者。如果我們不出手,天下將大亂。對全人類來説沒有比這個更可怕的事情了”。

  但是,正如我們後面要説的,由於希拉裏已經公開宣稱反對TPP,決定要給她投票的共和黨當權派們未來將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呢?

  回頭看的話,奧巴馬政府的對華戰略是在2011年11月以夏威夷為起點展開的。奧巴馬總統在當年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和火奴魯魯召開的TPP九國首腦會議上掌握了最初由新加坡、文萊、智利、新西蘭四國倡議的TPP的主導權。經過多輪談判終於在今年2月舉行了日本、美國等12國加入TPP的簽字儀式。就在TPP九國首腦會議舉行的同時,美國明確提出了將小布什政府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政策重心轉向亞太的戰略。從火奴魯魯飛抵堪培拉的奧巴馬總統在澳大利亞議會發表演説,稱過去十年正當美國在中亞和中東損失大量人員和錢財的同時,亞洲局勢已經為之一變,所以在與盟國和友好國家緊密合作的基礎上奧巴馬提出“核心原則”,“美國準備發揮更大和更長期的作用”。作為“核心原則”,奧巴馬明確指的是國際法、國際規則、航行自由。

  “特朗普現象”受關注

  以將美國海軍60%的軍力部署亞太為前提的“轉向亞洲”戰略的實際狀態究竟怎麼樣呢?奧巴馬總統在堪培拉宣佈在達爾文設立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輪換基地。澳海軍還對美海軍在南海實施的“航行自由”行動給予協助。受到中國南海活動直接威脅的是越南和菲律賓。將越南也包括在內的“轉向亞洲”戰略的代表性事件恐怕就是奧巴馬總統今年5月對河內的訪問以及宣佈全面解除對越南的武器禁運。美菲之間,基於現任總統杜特爾特上臺前簽署的美菲軍事協定,將有多處軍事基地可供美軍使用。在東北亞,美方也在做工作,此前在慰安婦等歷史問題上對立的日韓關係也出現好轉動向,並且決定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軍于去年10月27日、今年1月30日和5月10日分別實施了三次“航行自由”行動。

  但嚴峻的事實卻是,最近朝鮮進行了導彈試射和核子試驗,中國則完成了在南海的大規模填海作業。這無疑是中國無視海牙仲裁庭否定其在南海行動判決結果而進行的示威。

  在質疑“轉向亞洲”戰略效果的聲音出現之前,(中國)就已經製造了很多“既成事實”。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也只是時間問題。所以支持共和黨的學者、研究人士、前政府關係人士才發出了對奧巴馬的激烈批評和對兩位總統候選人近乎絕望的悲鳴。僅舉一例,即在日本也很出名的美國企業研究所亞洲問題專家邁克爾·奧斯林。他所發表的公開意見的中心思想是,“總統只是反復批評中國,非但沒能遲滯對方在南海建設基地的進程,甚至東南亞的實力均衡都已經發生了變化”。他警告説,如果美國不能批准TPP,美國的影響力將進一步下降,盟國也可能仿傚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開始反抗美國,諂媚中國。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特朗普現象吧。打造有著自由貿易主義金字塔之稱,橫跨美洲大陸、大洋洲、亞洲的廣大區域,但目前只有12個國家參與的巨大自貿區的構想倏忽之間就變成了“威脅美國就業的罪惡之源”。隨著選戰的日趨激烈,反對TPP的聲浪日盛。

  曾經擔任小布什總統經濟政策顧問的托德·巴克霍爾茲在其《繁榮的代價》一書中指出,侵襲美國的疾病的根源在於出生率下降、貿易全球化、國家負債增加、職業道德淪喪、多元文化國家中愛國心的淡漠這五大因素。他解釋説,一直感到自己成為犧牲品的中産階級對中央統治階層的不滿引發了“特朗普現象”的産生。特朗普本人也在煽動這股勢頭,皮尤等機構的調查顯示,認為“自貿協定對美國不利”的受訪者呈直線上升趨勢,其中大部分被證明是特朗普的支持者。

  美存在感難以復活

  對特朗普的言行抱有危機感的50名共和黨國家安全專家8月發表嚴厲聲明説:“如果特朗普當選,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魯莽的一位總統。”這些人包括前國家情報局前局長約翰·內格羅蓬特、中央情報局前局長邁克爾·海登、世界銀行前行長佐利克等。尤其是佐利克,5月17日和8月7日《華爾街日報》兩次刊登他對特朗普的批評,並詳盡解釋了TPP對美國經濟和安全保障具有何種意義。佐利克有過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積累下來的經驗。2005年9月,他發表了著名的“佐利克演説”,表示希望中國在“和平崛起”之後成為(美國的)“利益攸關方”。雖然是美國主導了亞太規則的制訂,但他提議最終希望中國和平地加入到TPP中來。

  或許可以這樣理解佐利克所代表的共和黨知識分子,這些人期待希拉裏一旦當選總統將會修正自己的觀點轉而對TPP持贊成態度。但是希拉裏8月在密歇根州斬釘截鐵地説:“我反對TPP,選舉結束後也依然反對,即便當選總統也會反對。”9月26日的兩黨候選人首次電視辯論中,被批評為“叛徒”的希拉裏仍然直言不諱地表示反對。

  作為外交、防衛政策的最大遺産,奧巴馬總統仍然在對國會做工作,謀求在其明年1月任期屆滿前批准TPP。9月12日,掌握國會主導權的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保羅·瑞安,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人米奇·麥康奈爾,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等人被邀請到白宮尋求在TPP問題上的合作。瑞安議長重復了他此前的意見説:“從兩黨議員的動向看,現階段即使表決也無法通過。”或許國會與白宮之間的磋商仍需繼續。已經出現這樣的揣測,即政府方面將體諒國會的意願,通過追加附帶條件等方式爭取在會期結束前夕謀求通過。即便達成了某些妥協,下屆政府上臺後TPP又將面臨什麼樣的待遇呢?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