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軍機相距500米到底多危險?稍有不慎就撞上
美俄戰機在敘上空“近距”接觸,圖中綠色的圖標代表美國戰機,黃色代表俄羅斯軍機。
可以看出美俄軍機的距離已經很近。
模擬動畫。
10月17日在敘利亞上空發生的美俄軍機意外接近事件被媒體公佈後引發外界普遍關注。據報道,美俄軍機最近時相距大約500米。專家表示,對於戰鬥機來説,500米一般情況下是較安全的距離,但在當時至少一方無法目視對方,且飛行員不守規矩的情況下,極易引發意外事故。
據路透社29日報道,就敘利亞上空美俄軍機異常接近事件,美國軍方官員向俄羅斯同行表達了歉意。報道稱,俄羅斯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少將週六對外宣稱,10月17日一架美國空軍的E-3預警機與俄羅斯的蘇-35戰鬥機在敘利亞上空發生危險接近。科納申科夫指責E-3的乘員在敘利亞東部的代爾祖爾市上空違反安全規章。美國飛機從其飛行高度下降了幾乎1公里,並且危險接近俄羅斯蘇-35戰鬥機,最近距離小于500米。據稱,俄羅斯事先向美方通報了蘇-35的飛行情況,並且提供了準確的飛行高度層。據報道,當時雙方飛機均未打開航行燈或防撞燈。
一名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果是一架戰鬥機去攔截對方偵察機,在目視接觸的情況下,保持500米距離是一個很安全的距離。戰鬥機的機動性很強,飛行員可根據情況適時機動,確保兩機不會相撞。之前,各國軍機發生的危險接近事件,大多是兩機相距幾十米甚至只有幾米的情況。500米的距離實際上大於絕大多數戰鬥機在實施攔截時的安全跟蹤距離。專家稱,即便兩架民航飛機,相互不保持目視的情況下,在夜間只要擁有一定等級的導航設備並嚴格按照航路飛行,500米的高度差也足以保證安全。該專家表示,從2007年11月22日開始,中國民航就已經縮小8400米以上的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只需300米的安全高度間隔即可。
但專家也表示,如果未經過事先協同,且未按照航線飛行,一旦目視丟失目標,相距500米也將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操縱不當,數秒內便可能相撞,其危險程度不亞於在幾十米內實施危險攔截。而美俄軍機恰恰屬於這種情況。美軍飛行員似乎一時興起,突然降低了大約1公里的飛行高度,且雙方未開航行燈和防撞燈,據美方判斷,俄羅斯軍機壓根就沒看到美國飛機,這就容易引發事故。
該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從目前的報道來看,美方預警機似乎沒有近距離接近俄羅斯戰鬥機“找茬”的意圖。對預警機來説,近距離接近戰鬥機完全是自討沒趣。一旦發生碰撞,戰鬥機還有彈射座椅,預警機和它搭載的十幾個乘員恐怕只能向上帝祈禱了。另外,兩機距離過近,也不利於預警機的探測。戰鬥機在近距離情況下很容易進入預警機的探測死角。從目前來看,即便是美方忘記向己方預警機飛行員通報,該飛行員在飛行時隨意降低高度也帶來很大的事故隱患。基本上,這次事故中美方難辭其咎。但總體上來看,這起意外更像是技術性的交通事故,而非雙方劍拔弩張的有意對峙。
那麼,在俄方已通報美方將派蘇-35在相關區域飛行後,為何美方還向相關區域派遣預警機?專家表示,這就要看雙方達成的協議內容了。相關協議應該並未禁止雙方戰機同時出現在某空域。實際上,正是由於美俄戰機可能同時出現在同一空域,才促使美俄達成相互通報的機制。如果美國有意派出E-3監控蘇-35,完全可以遠距離實施監控,畢竟E-3對蘇-35擁有超過400公里的有效探測距離。